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水调歌头·其二》
《水调歌头·其二》全文
宋 / 刘过   形式: 词  词牌: 水调歌头

弓剑出榆塞,铅椠上蓬山。得之浑不费力,失亦匹如闲。未必古人皆是,未必今人俱错,世事沐猴冠。老子不分别,内外与中间。

酒须饮,诗可作,铗休弹。人生行乐,何自催得鬓毛斑?达则牙旗金甲,穷则蹇驴破帽,莫作两般看。世事只如此,自有识鸮鸾。

(0)
注释
水调歌头:词牌名。
相传隋炀帝开汴河时曾制《水调歌》。
唐人演为大曲。
又名《元会曲》《凯歌》等。
双调九十五字,上片九句,下片句, 皆四平韵。
另有偷声、添字、减字者,皆为变体。
榆塞:即边塞、边关。
铅椠:指写作、校勘等文字工作。
铅,铅粉笔;椠,木板片。
皆书写工具。
蓬山:秘书省的别称。
匹如闲:即等闲,平常。
沐猴冠:猕猴戴着帽子。
铗休弹:反用《战国策·齐策》“冯谖客孟尝君”故事。
冯谖为求得孟尝君提高对他的待遇,三次弹响自己的剑铗而唱“长铗,归来乎”,礼贤下士的孟尝君一一满足了他的要求。
这里指:然而当今的统治者却昏愤无能,弹铗又有何用!达:显达。
牙旗:旗竿上饰有象牙的大旗,多为将军所用,也用作仪仗。
金甲:铁战衣。
蹇驴:玻脚的驴子。
鸮鸾:猫头鹰与凤凰,以喻美恶。
翻译
背弓提剑出塞杀敌,在蓬山著书立说。武功文名得来毫不费力,失去也能平常对待。古人未必都是对的,今人未必都是错的,这世间充满了沐猴而冠之辈。不管是内外还是中间,我都已经看透了,其实都没什么区别。
必须饮酒解忧,也可以作诗言志,但不要再徒劳地弹铗了。人生就是行乐,何必自寻烦恼,枉自催得两鬓斑白呢?得志就领兵带队去杀敌,不得志就骑蹇驴戴破帽,不要觉得二者有什么区别。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对世事变化的看法以及生活态度。开篇两句“弓剑出榆塞,铅椠上蓬山”形象地展示了一种军旅生活的场景,但随即转折为“得之浑不费力,失亦匹如闲”,表明成败得失并非总需艰苦与奋斗。诗人通过“未必古人皆是,未必今人俱错”这两句,表现了对历史和现实的平衡看法,不盲目崇拜过去,也不一味批评现在。

接下来的“世事沐猴冠”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说明世事如同猕猴戴着华丽的冠冕,其表面光鲜背后可能隐藏复杂和矛盾。诗人借“老子不分别,内外与中间”之语,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平和对待万物的哲学态度。

以下几句则是对生活的积极态度:“酒须饮,诗可作,铗休弹。人生行乐,何自催得鬓毛斑。”诗人主张享受生活中的美好,不必过于焦虑和急躁。最后两句“达则牙旗金甲,穷则蹇驴破帽,莫作两般看。世事只如此,自有识鸮鸾”表明了对成功与失败、富贵与贫贱的平常心态,以及对世事变化的一种顺其自然的接受。

整首诗流露出一股超脱世俗之感,同时又不失生活的乐趣和积极向上之情,体现了一种高远的人生智慧。

作者介绍
刘过

刘过
朝代:宋   字:改之   号:龙洲道人   籍贯: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   生辰:1154~1206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
猜你喜欢

留别阳春绅士·其四

斯民患盗不聊生,万福威名草木惊。

列队鹳鹅原整肃,突围狼豕自纵横。

牙旗静映沿江影,铜鼓喧传众壑声。

蛟虎未除周处恶,何心父老转徇情!

(0)

海安所·其二

芳草当春争弄色,夭桃无主恣开花。

夕阳一片参差瓦,云是雷防二府衙。

(0)

重九日,徐展云先生、林致和孝廉偕游石门岭,酉儿执鞭从之;余以官守所羁,不获同往·其五

官司火急正催租,我是催租败兴夫。

寄问四乡诸父老,今年禾稻有收无?

(0)

咏盆里水仙

不随桃李斗襛华,一勺清泉养绿芽。

几度春风深酝酿,托根无地亦开花。

(0)

番社防匪偶成·其一

深林日出晓烟消,过一重溪是菜寮。

拔马、锡猴番社路,槟榔树下绿芭蕉。

(0)

和郭士梯感怀原韵·其二

本来名士不求知,疏懒如云出岫迟。

人到忘贫无异富。诗能不俗便称奇。

有才何必名登榜,无累依然酒满卮。

试看东风花历乱,落红偏是最高枝!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