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民患盗不聊生,万福威名草木惊。
列队鹳鹅原整肃,突围狼豕自纵横。
牙旗静映沿江影,铜鼓喧传众壑声。
蛟虎未除周处恶,何心父老转徇情!
斯民患盗不聊生,万福威名草木惊。
列队鹳鹅原整肃,突围狼豕自纵横。
牙旗静映沿江影,铜鼓喧传众壑声。
蛟虎未除周处恶,何心父老转徇情!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深刻忧虑。首联“斯民患盗不聊生,万福威名草木惊”以强烈的对比手法,展现了盗贼横行导致百姓生活困苦,而万福威名却使草木为之震动,形象地揭示了社会秩序的混乱与道德沦丧。
颔联“列队鹳鹅原整肃,突围狼豕自纵横”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一方面表现了军队纪律严明、训练有素的状态,另一方面也暗示了盗匪肆虐、无法无天的现实。鹳鹅象征着秩序与文明,狼豕则代表了混乱与野蛮,形成鲜明对比。
颈联“牙旗静映沿江影,铜鼓喧传众壑声”进一步渲染了战场的紧张氛围和战争的激烈场面。牙旗的静默与沿江倒映的景象,以及铜鼓在山谷间的喧嚣,都营造出一种既庄重又充满力量的意境。
尾联“蛟虎未除周处恶,何心父老转徇情!”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的无奈与愤怒。蛟虎比喻社会中的邪恶势力,周处则是历史上的勇猛人物,此处暗指需要像周处一样勇敢地清除邪恶。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父老们却似乎转向了同情,暗示了社会道德的滑坡和人们内心的矛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生动描绘,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问题的深切忧虑和对正义的呼唤。
汉宫苇箧儿呱呱,济南梓柱阴扶疏。
富平家人正愉乐,安昌帝师工献谀。
子真东南一尉耳,黄绶凄凉百僚底。
手持短疏叩天阍,义激丹衷泪横眦。
翩然一朝径拂衣,爱君无路空依依。
人传九江已仙去,吴门再见是邪非。
神仙茫茫那可测,上帝从来赏忠直。
天上果有骖鸾人,合领群真朝北极。
自从举手谢世间,千年白鹤何时还。
玉箫声断杉桧冷,祇馀丹灶留空山。
谷口之孙古肤使,亭斸青冥挹仙袂。
耿耿应怀贯日忠,飘飘岂羡凌云气。
我来快读华星篇,清彻毛骨风泠然。
何当结茅最高顶,一榻容我分云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