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得渔乡住,蟾光忽满轮。
金波随短棹,银汉有通津。
几度中秋月,今宵自在身。
一尊消得醉,眼底欠诗人。
借得渔乡住,蟾光忽满轮。
金波随短棹,银汉有通津。
几度中秋月,今宵自在身。
一尊消得醉,眼底欠诗人。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借住在渔乡的情景,以月为引,抒发了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首句“借得渔乡住”点明了诗人的居住环境,渔乡的生活自然、闲适,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接着,“蟾光忽满轮”一句,以满月的光辉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金波随短棹,银汉有通津”两句,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将月光比作金波,随行舟轻摇,银河则仿佛是连接天际与人间的通道,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远方的渴望。通过“短棹”与“通津”的对比,既展现了诗人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满足,也暗含着对更广阔世界的向往。
“几度中秋月,今宵自在身”两句,将时间的流转与个人情感相融合,通过对比“几度”与“今宵”,强调了诗人对当下自由自在生活的珍惜与享受。中秋月圆之夜,对于许多人而言是团圆与思念的时刻,而对于诗人来说,则是独享自由与宁静的时刻。
最后,“一尊消得醉,眼底欠诗人”两句,表达了诗人通过饮酒来寄托情感,寻求心灵的慰藉。同时,也流露出一种遗憾,即在这样的美好时刻,似乎缺少了一位能够共同欣赏美景、分享情感的诗人。这不仅是对自身处境的感慨,也是对理想中诗意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借住在渔乡时的独特体验和内心世界,表达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理想化生活方式的向往。
匡山云雾窟沈沈,闻有六朝僧未死。
窟中产作云雾茶,灏气清英复无比。
托根高接南斗旁,坐令涧壑流芬芳。
三十六梯不可到,天风细细吹旗枪。
幽香似酒忘年岁,仙蝶飞来心已醉。
清閟宜教虎豹守,窈冥若见龙蛇避。
鸿荒辟后留根荄,却是匡君手自栽。
高空日月赠精髓,邃古冰霜成异胎。
斡旋元气仙人掌,斟酌灵浆众帝台。
蒙顶上清足相埒,宜供大祀陈天阶。
辛苦山僧摘盈瓮,手皲足茧人间送。
叶叶都含瀑水湿,枝枝尽带岚霞重。
种少应知造物悭,摘多莫使山灵痛。
螺春龙井徒芳腴,尚书道此清凉殊。
中泠精鉴赞皇李,双井佳题玉局苏。
袖里携将云雾去,欲倾江汉试跳珠。
《云雾茶歌》【清·易顺鼎】匡山云雾窟沈沈,闻有六朝僧未死。窟中产作云雾茶,灏气清英复无比。托根高接南斗旁,坐令涧壑流芬芳。三十六梯不可到,天风细细吹旗枪。幽香似酒忘年岁,仙蝶飞来心已醉。清閟宜教虎豹守,窈冥若见龙蛇避。鸿荒辟后留根荄,却是匡君手自栽。高空日月赠精髓,邃古冰霜成异胎。斡旋元气仙人掌,斟酌灵浆众帝台。蒙顶上清足相埒,宜供大祀陈天阶。辛苦山僧摘盈瓮,手皲足茧人间送。叶叶都含瀑水湿,枝枝尽带岚霞重。种少应知造物悭,摘多莫使山灵痛。螺春龙井徒芳腴,尚书道此清凉殊。中泠精鉴赞皇李,双井佳题玉局苏。袖里携将云雾去,欲倾江汉试跳珠。
https://shici.929r.com/shici/pzEeRQgMb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