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东梅八景为刑部郎中郭鼎贞题·其三石桥流水》
《东梅八景为刑部郎中郭鼎贞题·其三石桥流水》全文
明 / 金幼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石桥磊落跨溪流,长日溪头事事幽。

一片雨声来枕畔,半空云影上帘钩。

花间濯足闻清濑,柳下垂纶近白鸥。

有约还山寻旧隐,芒鞋竹杖共追游。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悠远的山水画卷。首句“石桥磊落跨溪流”,以石桥横跨溪流起笔,既点明了地点,也营造出一种稳固而自然的氛围。接着“长日溪头事事幽”一句,通过“长日”与“幽”字,不仅展现了时间的绵延,更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深邃。

“一片雨声来枕畔,半空云影上帘钩”两句,运用听觉与视觉的双重描写,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眼前。雨声轻柔地落在耳边,云影则在窗帘上缓缓移动,动静结合,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富有生机的意境。

“花间濯足闻清濑,柳下垂纶近白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诗人仿佛融入自然之中,与花、水、柳、鸥和谐共处,享受着大自然带来的宁静与乐趣。通过“濯足”、“垂纶”的细节,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

最后,“有约还山寻旧隐,芒鞋竹杖共追游”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约,一同回归山林,寻找往日的隐居之地,共享自然之乐的愿望。这一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也蕴含了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活情趣的深刻体验,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追求,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金幼孜

金幼孜
朝代:明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
猜你喜欢

寄江贯之

素业年来付子孙,乾坤著此一闲身。

遥知独酌西窗下,曾倚东风念远人。

(0)

赤松杂咏六首·其六松花涧

绕阁长松百尺高,轻花细细落云梢。

羽人和露飧金粉,不用嵩山道士教。

(0)

秋兴三首·其一

玉露彫伤草木衰,风云惨澹见旌旗。

南征车马无消息,北去关河有蔽亏。

画栋云飞滕阁晓,胡床月上庾楼时。

遥应此地成萧瑟,日落江城画角悲。

(0)

次韵登玉溪山绝顶

溪头一片碧崔嵬,我为寻幽亦上来。

山势渐高黄叶尽,天光忽近白云开。

因怀王子笙吹月,更忆羊公石卧苔。

此处尽堪逃乱世,渔郎相见莫相猜。

(0)

再次韵遣怀

宇宙荒凉秋气肃,刚风未扫绿林烟。

人间烽火时时起,天外妖星夜夜悬。

万事多端何日静,一官独冷有谁怜。

故山风月应无恙,归到溪轩且晏眠。

(0)

游南岩寺·其二

钟梵无声白昼迟,沈沈古殿佛灯微。

石崖射日光摇几,林壑藏风冷袭衣。

自昔乾坤钟秀气,至今山水发清晖。

何时重到分禅榻,坐看閒云自在飞。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