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阁长松百尺高,轻花细细落云梢。
羽人和露飧金粉,不用嵩山道士教。
绕阁长松百尺高,轻花细细落云梢。
羽人和露飧金粉,不用嵩山道士教。
这首元代诗人吴景奎的《赤松杂咏六首·其六·松花涧》描绘了一幅清幽的景象。首句“绕阁长松百尺高”展现了松树的高大挺拔,环绕在楼阁周围,显得庄重而壮观。接下来的“轻花细细落云梢”则细腻地描绘了松花如细小的雪花般轻轻飘落在云端的情景,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羽人和露飧金粉”一句,诗人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羽人”,即仙人,他们以清晨的露水和仿佛金色粉末的松花为食,暗示了此处环境的灵性和诗人对超然生活的向往。最后,“不用嵩山道士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领悟,认为无需像嵩山道士那样苦修,这处松花涧已足够提供内心的宁静与启示。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松花涧的景色,寓言式的表达方式,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超脱世俗生活的追求。
淡月依桥,平湖冱水,夜潮寒送归人。
别酒无多,莫教翻污罗裙。
愁来始觉眉尖窄,悔当时、错梦梨云。
掩炉熏、袖底残香,都化秋痕。
扁舟尚有东风约,认摘梅小径,吹絮前村。
一尺江波,年年误却桃根。
春心待共花争发,怕花开、更易伤春。
怯黄昏,不到斜阳,先闭重门。
我怀栗里高风,醉来无复逃名地。
黄农宇宙,荒唐一梦,人閒何世。
八表同昏,孤云自远,茫茫天意。
叹沧江白发,酒醒甚处,空回首山河异。
直道伤心往事,百年中、眼看能几。
如何转烛,支离南北,馀生至此。
落木悲秋,残尊送腊,感时危涕。
念故山,薇老谁歌,采采向斜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