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高阳台》
《高阳台》全文
清 / 蒋春霖   形式: 词  词牌: 高阳台

淡月依桥,平湖冱水,夜潮寒送归人。

别酒无多,莫教翻污罗裙。

愁来始觉眉尖窄,悔当时、错梦梨云。

掩炉熏、袖底残香,都化秋痕。

扁舟尚有东风约,认摘梅小径,吹絮前村。

一尺江波,年年误却桃根。

春心待共花争发,怕花开、更易伤春。

怯黄昏,不到斜阳,先闭重门。

(0)
鉴赏

这首《高阳台》是清代词人蒋春霖的作品,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秋夜图景。开篇“淡月依桥,平湖冱水,夜潮寒送归人”,以月光、湖水和潮汐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暗示离别之情。接下来,“别酒无多,莫教翻污罗裙”表达了词人对离别的不舍和对对方的关心,希望对方衣裙不受污染。

“愁来始觉眉尖窄,悔当时、错梦梨云”通过描绘主人公的愁容和悔意,揭示了内心的矛盾与失落,将过去的美好回忆与现实的遗憾形成对比。“掩炉熏、袖底残香,都化秋痕”则进一步深化了秋意,残香消散,留下的是深深的哀愁。

下片转而写到春天的约定,“扁舟尚有东风约,认摘梅小径,吹絮前村”,然而这些美好的期待似乎并未带来预期的欢愉,反而让词人更加担忧春天的到来会带来更多的伤感。“春心待共花争发,怕花开、更易伤春”表达了词人对花开引发的敏感情绪,害怕睹物思人,加深了心中的愁苦。

结尾“怯黄昏,不到斜阳,先闭重门”,词人选择避开黄昏时分,提前闭门,以此来逃避更深的愁绪,显示出其深深的情感压抑和自我保护。

总的来说,这首词情感深沉,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词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逃避。

作者介绍
蒋春霖

蒋春霖
朝代:清   字:鹿潭   籍贯:江苏江阴   生辰:1818~1868

蒋春霖(1818~1868)晚清词人。字鹿潭,江苏江阴人,寄籍大兴。咸丰中曾官至两淮盐大使,遭罢官。一生潦倒,后因情事投水自杀(一说仰药死)。早年工诗,中年毁诗而一意于词,与纳兰性德、项鸿祚有清代三大词人之称,所作《水云楼词》以身遭咸丰年间兵事(太平天国运动及第二次鸦片战争),特多感伤之音,有”词史“之称。诗作传世仅数十首,称《水云楼烬余稿》。
猜你喜欢

裴相公大学士见示答张秘书谢马诗并群公属和因命追作

草玄门户少尘埃,丞相并州寄马来。

初自寒垣衔苜蓿,忽行幽径破莓苔。

寻花缓辔威迟去,带酒垂鞭躞蹀回。

不与王侯与词客,知轻富贵重清才。

(0)

送李尚书镇滑州

南徐报政入文昌,东郡须才别建章。

视草名高同蜀客,拥旄年少胜荀郎。

黄河一曲当城下,缇骑千重照路傍。

自古相门还出相,如今人望在岩廊。

(0)

分司东都蒙襄阳李司徒相公书问因以奉寄

早忝金马客,晚为商洛翁。

知名四海内,多病一生中。

举世往还尽,何人心事同。

几时登岘首,恃旧揖三公。

(0)

碧涧寺见元九侍御和展上人诗有三生之句因以和

廊下题诗满壁尘,塔前松树已皴鳞。

古来唯有王文度,重见平生竺道人。

(0)

出三城留别幕中三判官

翔禽托高柯,倦客念主人。

恩义有所知,四海同一身。

况皆旷大姿,翰音见良辰。

陈规佐武略,高视据要津。

常愿投素诚,今果得所申。

金罍列四座,广厦无氛尘。

留连徂暑中,观望历数旬。

河山险以固,士卒勇且仁。

饬装去未归,相追越城闉。

愧无青玉案,缄佩永不泯。

(0)

雨后游南门寺

郭南山寺雨初晴,上界寻僧竹里行。

半壁楼台秋月过,一川烟水夕阳平。

苔封石室云含润,露滴松枝鹤有声。

木叶萧萧动归思,西风画角汉东城。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