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雨后游南门寺》
《雨后游南门寺》全文
唐 / 刘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郭南山寺雨初晴,上界寻僧竹里行。

半壁楼台秋月过,一川烟水夕阳平。

苔封石室云含润,露滴松枝鹤有声。

木叶萧萧动归思,西风画角汉东城。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òuyóunánmén
táng / liúcāng

guōnánshānchūqíngshàngjièxúnsēngzhúxíng
bànlóutáiqiūyuèguò

chuānyānshuǐyángpíng
táifēngshíshìyúnhánrùnsōngzhīyǒushēng

xiāoxiāodòngguī西fēnghuàjiǎohàndōngchéng

注释
郭南山寺:指代一个位于南山的寺庙。
雨初晴:雨后天气转晴。
上界:高处,这里指山上。
寻僧:寻找僧人。
竹里行:在竹林中行走。
半壁楼台:半边的楼台。
秋月过:秋月掠过。
烟水:烟雾笼罩的水面。
夕阳平:夕阳低垂,水平线齐平。
苔封石室:青苔覆盖的石屋。
云含润:云雾湿润。
露滴松枝:露珠滴落在松树枝头。
鹤有声:鹤鸣声。
木叶萧萧:落叶沙沙作响。
归思:思乡之情。
西风:秋风。
画角:军中的号角。
汉东城:汉东边的城池,可能指代某个具体地区。
翻译
郭南山寺雨后初见晴,我上山去寻找僧人竹林中行。
半边楼阁秋月穿过,满川烟雾与夕阳齐平。
青苔覆盖石屋,云雾湿润,露珠滴落松枝,鹤鸣声声。
木叶沙沙作响,勾起归乡之情,西风吹过,传来号角声在汉东城响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后游览的景象,充满了静谧与深远的意境。开篇“郭南山寺雨初晴,上界寻僧竹里行”两句,设定了时间是在一个雨后初晴的时刻,诗人前往南山寺去寻找隐居其中的僧侣,通过竹林的小径前行,这已经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向往宁静的氛围。

接着“半壁楼台秋月过,一川烟水夕阳平”两句,则描绘了景象的转换。秋夜的明月照耀着断壁和楼台,流水在晚霞中显得格外柔和,给人以一种淡定与宽广之感。

“苔封石室云含润,露滴松枝鹤有声”两句,更深入描绘了诗人所到之处的幽静。苔藓覆盖着石制的居所,云雾渗透其中,显得湿润而神秘;同时,露珠挂在松枝上,每当风吹过,便发出如鹤鸣叫声,这些细节都增加了画面之中自然与生命力的感受。

最后,“木叶萧萧动归思,西风画角汉东城”两句,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感触。秋风吹过树叶,发出萧萧之声,这不仅是对景物的描绘,也触发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怀念;而“西风画角汉东城”,则通过对古代边塞长城的联想,表达了一种历史的沉重感和个人命运的小。

作者介绍

刘沧
朝代:唐   字:蕴灵   籍贯:汶阳(今山东宁阳)

刘沧(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蕴灵,汶阳(今山东宁阳)人。生卒年均不详,比杜牧、许浑年辈略晚,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体貌魁梧,尚气节,善饮酒,好谈古今,令人终日倾听不倦。公元854年(大中八年),刘沧与李频同榜登进士第。调华原尉,迁龙门令。沧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刘沧为公元854年(宣宗大中八年)进士。据 《唐才子传》,刘沧屡举进士不第,得第时已白发苍苍。 
猜你喜欢

欧阳希古读书楼

道上红尘利欲乡,天风吹下韵琅琅。

阑干四面秋声起,一晕青灯夜正长。

(0)

晚归道中

落日蒸烟起乱山,烟光山色有无间。

一绷水墨无人识,分付归鸦自带还。

(0)

送无外僧弟归奉庐墓二首·其二

踏遍名山眼界宽,归闲且得一身安。

泥牛入海无消息,万壑千嵓空翠寒。

(0)

明安驿道中·其一

野鹊山头野草黄,野狐岭上月茫茫。

五更但觉天风冷,帐顶青毡一寸霜。

(0)

昌平县狄梁公庙

七尺衣冠俨古祠,一生身佩国安危。

至今辽海残霞外,犹有虞渊取日时。

(0)

淮阴侯庙

汉家罗网政高张,谁有勋名纪太常。

戏尔筑坛呼大将,危乎操印立真王。

烟中草木疑残帜,沙上风涛忆故囊。

钟室千年君莫怨,未央宫殿已斜阳。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