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李尚书镇滑州》
《送李尚书镇滑州》全文
唐 / 刘禹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南徐报政入文昌,东郡须才别建章。

视草名高同蜀客,拥旄年少胜荀郎。

黄河一曲当城下,缇骑千重照路傍。

自古相门还出相,如今人望在岩廊。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shàngshūzhènhuázhōu
táng / liú

nánbàozhèngwénchāngdōngjùncáibiéjiànzhāng
shìcǎomínggāotóngshǔ

yōngmáoniánshǎoshèngxúnláng
huángdāngchéngxiàqiānzhòngzhàobàng

xiāngménháichūxiāngjīnrénwàngzàiyánláng

注释
南徐:古代行政区划,今江苏南京一带。
文昌:古代官署名,掌管文教事务。
东郡:古代地区名,今河南东部。
建章:宫殿名,此处指新建的官署。
视草:起草文书。
蜀客:来自四川的客人,借指有才华的人。
拥旄:手持旄节,古代武将的象征。
荀郎:荀爽,东汉名士,此处泛指有才华的年轻人。
黄河:中国第二大河。
缇骑:穿红色或紫色衣服的骑兵,代指官府人员。
路傍:路边。
相门:世代为相的家庭。
岩廊:宫殿的走廊,比喻朝廷高位。
翻译
南徐官员进入文昌庙,东郡亟需人才另建殿堂。
起草诏书声名显赫如蜀地来客,年轻将领威望胜过荀爽郎。
黄河弯弯曲曲流经城下,众多骑兵照亮了道路两旁。
自古以来宰相之家多出宰相,如今人们的期望聚焦于朝廷高层。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名为《送李尚书镇滑州》。诗中描绘了送别时的情景和对友人的赞美。

"南徐报政入文昌,东郡须才别建章。"

这一句表明李尚书即将赴任之地的重要性,以及他个人才能的杰出。南徐指的是南徐州,即今天的江苏省镇江市,是唐代的一个重要行政区划。而报政意味着李尚书将要向朝廷汇报地方政务,显示其职责重大。东郡则是古地名,对应现在的河南省沁阳县一带。须才别建章则是指李尚书在东郡有着非凡的才能,将会开创新的篇章。

"视草名高同蜀客,拥旄年少胜荀郎。"

这里诗人用视草和拥旄来形容李尚书的才华和气质。视草指的是古代用以比喻人的名字,如同蜀地之美;而拥旄则是古代将领所佩戴的一种装饰,象征着权力和尊贵。荀郎指的是战国时期的著名辞赋家荀子,这里暗示李尚书年轻有为,更胜过古人。

"黄河一曲当城下,缇骑千重照路傍。"

这一句描绘了送别时的地理环境和壮观景象。黄河在唐代也是一条重要的交通线,而“一曲”则是指黄河的一段弯曲部分,这里作为城下的地标。而缇骑,即装饰华丽的马匹,千重照路傍,则形容了送行者众多、场面壮观。

"自古相门还出相, 如今人望在岩廊。"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李尚书未来前程的美好祝愿。“自古相门”指的是历史上许多杰出的宰相和官员,他们往往是门第之光。这里的“还出相”意味着希望李尚书也能成为一位杰出的相国。而“如今人望在岩廊”则表达了人们对他未来的期望,岩廊形容的是一种坚固、雄伟的建筑,也象征着稳固和长久。

作者介绍

刘禹锡
朝代:宋

猜你喜欢

湘乡东皋书院联

涟水湘山俱有情,其秀气必钟英哲;

圣贤豪杰都无种,在儒生自识指归。

(0)

石鼓山门联

劝我作歌,韩昌黎奈此石鼓;

发人深省,杜少陵欲觉晨钟。

(0)

贺张百熙60寿联

推诚内相关元气;守正司农见老成。

(0)

挽何金寿联

清慎勤万口同碑,即今宦橐萧然,犹有中台传谏草;

诗书画一朝绝笔,令我征帆到此,不堪东阁吊官梅。

(0)

挽张百熙联

九重诏语奖公忠,虽殁犹存,自有英灵翊王室;

千百生徒齐涕泣,独居深念,愿贞志行慰师门。

(0)

送粤东某官假回联

烟云得路驹千里;炎海收身鹤九皋。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