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记园中草木十一首和二苏·其十》
《记园中草木十一首和二苏·其十》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古风

山僧自何来,采茶自天目。

白云抱寒泉,共出北山麓。

撷得惊雷芽,归泛浮梁玉。

盏青茶自白,眉宇照人绿。

幽香发户牖,气夺庭下菊。

石垆细响生,非阮非竽筑。

十年名山梦,徒乱我心曲。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山僧在天目山采茶的场景,以及他泡茶的过程与品茗的感受。诗中充满了自然的意象和禅意的氛围。

首句“山僧自何来”,以疑问的方式引出山僧的神秘感,仿佛他从遥远的地方而来,带着一种超脱尘世的气息。接着,“采茶自天目”点明了地点,暗示着茶叶的珍贵与品质之高。

“白云抱寒泉,共出北山麓”两句,运用拟人的手法,将白云和寒泉赋予生命,它们如同亲密的伙伴,一同从北山的脚下走出,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

“撷得惊雷芽,归泛浮梁玉”描绘了山僧采摘茶叶的过程,使用“惊雷芽”这一形象化的词语,既突出了茶叶的鲜嫩,也暗示了采摘时的轻盈与敏捷。归途中,他用浮梁玉(一种名贵的瓷器)泡茶,显示了对茶艺的讲究与尊重。

“盏青茶自白,眉宇照人绿”描述了茶汤的颜色与山僧的表情,青色的茶汤映照出山僧眉宇间的绿意,仿佛茶的香气与山林的生机融为一体,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幽香发户牖,气夺庭下菊”进一步渲染了茶香的弥漫,不仅在室内散发,连庭院中的菊花也被其香气所吸引,强调了茶香的浓郁与持久。

“石垆细响生,非阮非竽筑”通过比喻,将茶炉的声响比作阮(一种古代乐器)和竽(另一种古代乐器)的演奏,暗示了泡茶过程的雅致与和谐。

最后,“十年名山梦,徒乱我心曲”表达了诗人对山僧生活的一种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现实生活的某种不满或挣扎,暗示了追求精神自由与自然和谐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采茶、泡茶、品茶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茶文化与自然、禅宗思想的融合,以及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失题二首

日日吹唇沸建康,年年狗骨吠萧墙。

是谁卖却卢龙塞,山海关头望夕阳。

(0)

吴氏草堂·其二

水痕渐落露渔汀,秃柳枝疏也自青。

唤起吴兴张子野,共看山影压浮萍。

(0)

吴氏草堂·其一

雨后秋堂足断鸿,水边吟思入寒空。

风情谁似枫林好,一夜吴霜照影红。

(0)

写怀

都来半世客幽燕,老眼今看海变田。

失水蛟龙聊复尔,偷仓雀鼠故依然。

岂能徐邈随通介,浪说王尊乍佞贤。

阅尽白衣转苍狗,冰输还作旧时圆。

(0)

赠吴儒卿时馀将入都·其一

故人惜远别,索我一幅书。

我书虽不工,点画颇有馀。

重是故人意,抽毫复踌躇。

墨池忽放光,照我眉与须。

天地久衰飒,傫容亦瞿瞿。

嗟我四十五,发白已萧疏。

却更三数年,岂不委壑渠。

恐伤故人心,对书长欷歔。

还君白雪笺,郑重当何如。

(0)

新文坛杂咏十首选七·其六

苍头突起此奇兵,生小蛾眉气骨清。

尽有雄文比茅盾,泉流汩汩地中行。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