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是乾坤一气催,满林新笋迸苍苔。
抽梢渐欲侵云汉,解箨时应傍宪台。
已觉清风连座起,更摇疏雨到窗来。
相看尽日添新兴,白笔新诗为尔裁。
知是乾坤一气催,满林新笋迸苍苔。
抽梢渐欲侵云汉,解箨时应傍宪台。
已觉清风连座起,更摇疏雨到窗来。
相看尽日添新兴,白笔新诗为尔裁。
这首诗描绘了新竹生长的生动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竹子从破土而出,逐渐长高,直至与云汉接近的过程。诗中“知是乾坤一气催”一句,巧妙地将自然界的万物生长与天地之气联系起来,赋予了竹子生长以宇宙之力的推动,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满林新笋迸苍苔”描绘了新竹在苍苔覆盖的林间破土而出的场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抽梢渐欲侵云汉,解箨时应傍宪台”则进一步展示了竹子的成长过程,竹梢逐渐向上生长,似乎要触及云层,而竹叶(箨)的脱落则象征着成长与更新。这里,“宪台”可能是指官署或象征权力机构,暗含了竹子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与变化。
“已觉清风连座起,更摇疏雨到窗来”两句,通过清风和细雨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命力的氛围,展现了竹子在自然环境中的和谐共生状态。最后,“相看尽日添新兴,白笔新诗为尔裁”表达了诗人与竹子之间的深厚情感,以及通过创作诗歌来表达对竹子生长过程的赞美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新竹生长过程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生机,也蕴含了诗人对生命成长、变化与和谐共生的深刻思考。
孤云去来无常踪,流水曲折无定容。
纡馀散漫随天风,流行坎止忘西东。
南岳道人曰普融,壁立万仞疑少通。
山林市朝能两空,未觉芥蒂于其胸。
脱身尘埃寓高峰,澹然遗世无冥鸿。
岂知绝物非中庸,忍饥学仙啖柏松。
住山出山偶然中,人不吾舍吾其从。
浆馈未足为污隆,要与后学开盲聋。
我方处世知铅舂,自知冠冕久不工。
愿言香火他日同,二老会当林下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