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龙津道中忆诸弟》
《龙津道中忆诸弟》全文
明 / 区越   形式: 七言律诗

斜风细雨猎村庄,北客东行路转长。

惯马久乘难促鞭,小船宜浅亦抛江。

市沽薄薄聊祛湿,野菊离离未荐霜。

两月南来无一字,举头空见雁成行。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龙津道上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

首联“斜风细雨猎村庄,北客东行路转长”,开篇即以斜风细雨的轻柔与北客东行的孤独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行走于蜿蜒曲折的路上,诗人似乎在追寻着某种难以言说的情感寄托。

颔联“惯马久乘难促鞭,小船宜浅亦抛江”,通过描写惯马难以驾驭和小船适应浅水的场景,进一步展现了旅途中的不易与挑战。马儿久经沙场,却因环境限制而无法尽情驰骋;小船在浅水区悠然自得,却也需谨慎前行,这些细节都生动地刻画了诗人行进过程中的复杂心情。

颈联“市沽薄薄聊祛湿,野菊离离未荐霜”,转而描述了途中遇到的日常生活景象。市集上售卖的薄酒虽不足以驱除湿气,但却是旅途中难得的慰藉;而野外的菊花虽未到霜降之时,却已展现出勃勃生机,为这旅途增添了一抹亮色。这一联巧妙地将自然与生活融合,展现了诗人对平凡生活的感悟。

尾联“两月南来无一字,举头空见雁成行”,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两个月以来,诗人南行至此,却未能与家人通信,抬头只见大雁成行,却无法传递任何消息。这一句情感深沉,将思念之情推向高潮,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旅途风光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刻的人生体验,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作者介绍

区越
朝代:明

区越(一四六八—一五五四),字文广,号西屏。新会人。尝从学于白沙陈献章。明孝宗弘治十八年(一五〇五)进士。历官浙江嘉善县令,户部主事、知建宁宁国府、浙江副使、江西左参政。年八十七卒。有《西屏集》行世。明万历《广东通志》卷二四、清乾隆《广州府志》卷三四、清乾隆《新会县志》卷九有传。区越《西屏集》十卷,前五卷为诗,馀者为文。
猜你喜欢

孟庙作

阳关愁北望,草落峄山空。

野渡荆榛外,残碑烟火中。

尘飞不见日,庙古自生风。

桧柏千馀岁,犹存邹邑东。

(0)

塞上闻笛

何处吹羌笛,秋风度玉关。

几年愁作客,此日更摧颜。

惨淡边云合,凄凉朔雁还。

梅花知尽落,一夜满天山。

(0)

齐山亭

山亭倚空旷,四顾与山齐。

树色交檐密,云光入户低。

长天飞鸟外,归路夕阳西。

目极增惆怅,萧萧征马嘶。

(0)

题成祖四骏图·其一龙驹

玉勒绣缠鬃,天厩出真龙。

报恩苟得所,宁论剑戟锋。

是时元戎方首路,霜毛血溅仍驰骛。

将军抽矢前致词,愿言不忘射钩时。

(0)

送陈子文之官广西

城中月明齐击鼓,城头日出朝树羽。

驷马驰驱南楚云,岭猿长啸炎交雨。

道傍三月柳如旌,攀折慇勤送子行。

白水苍茫天万里,登临不厌伏波城。

(0)

登观瀑亭

麻姑之泉天下名,有泉不可无此亭。

奔流直下苍崖里,千丈玉龙飞不起。

铿金碎玉声潺潺,恍惚置我匡庐间。

银河句好续不得,日暮悠然骑马还。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