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见花枝,朝朝恨发迟。
直看花落尽,却意未开时。
以此方人世,弥令感盛衰。
始知山简绕,频向习家池。
早春见花枝,朝朝恨发迟。
直看花落尽,却意未开时。
以此方人世,弥令感盛衰。
始知山简绕,频向习家池。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诗人对见到花枝萌动又迅速凋零的感慨。开篇"早春见花枝,朝朝恨发迟"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来临速度不满,希望时间能够慢一些,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去欣赏这短暂的美丽。然而现实是残酷的,"直看花落尽,却意未开时"显示了自然界生命循环的无情面貌,即使是在最美好的时候,也无法逃脱凋零的命运。
诗人通过这种对比,深刻地表达了对于人生易逝、物是人非的感慨。"以此方人世,弥令感盛衰"一句,是诗人从自然界的变化中领悟到了人类社会的兴衰更替,这种无常给予人们深刻的感触。
最后两句"始知山简绕,频向习家池"则是诗人在这种情感影响下,开始寻找心灵的慰藉和安宁。"始知"表明这是一个新的发现或领悟,而"山简绕"可能指的是自然界的宁静与永恒,"频向习家池"则是诗人常常前往家中的池塘,那里可能藏有诗人的童年记忆和平静的心灵寄托。
总体而言,这是一首抒情性质的诗作,通过对早春花枝生长与凋零的观察,触发了对于生命无常、人世盛衰的深刻感悟。
问何时、江南朱十,仙源一棹曾住。
年来渐老愁中鬓,厌听春城箫鼓。情万缕。
认罨画溪山,十里桃花路。软红似雾。
待买个扁舟,摇来双桨,寻到旧游处。
分明是,岩壑后凋俦侣。枝柯曾饱霜露。
夜深宜伴梅花睡,茜雪暗堆帘户。群记取。
算载酒江湖,惟我堪怜汝。飘零若絮。
更惨惨凄凄,潇潇瑟瑟,一夜打窗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