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挽天河洗北夷,老臣底用紫荷为。
丹心一寸凌霜雪,祗有隆兴圣主知。
愿挽天河洗北夷,老臣底用紫荷为。
丹心一寸凌霜雪,祗有隆兴圣主知。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杨万里所作,名为《跋澹庵先生辞工部侍郎答诏不允(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大事和边疆安全的关切,以及对圣主英明领导力的赞颂。
“愿挽天河洗北夷”,这里的“天河”指的是长城,意在表达诗人希望能够像古代大禹一样,凭借神话般的力量,将长城延伸到最北方,用以抵御外敌入侵。北夷则是对北方少数民族或敌对势力的泛称。这两句展示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强烈的边疆防卫意识。
“老臣底用紫荷为”,这里的“紫荷”在古代文化中象征着高洁清廉。诗人自比为老臣,用“紫荷”来表达自己的清白和忠诚。
“丹心一寸凌霜雪,祗有隆兴圣主知”,这两句则是对君主的颂扬。“丹心”指的是赤诚之心,“一寸”形容其真挚不渝。诗人将自己的忠诚比作能凌驾于严寒霜雪之上,表明自己对君主的忠贞不二。此处“祗有隆兴圣主知”则是说只有圣明英睿的君主才能真正理解和赏识诗人的赤子之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个人的情感流露,反映了宋代士大夫对于国家安危的关注,以及对君主英明领导力的期待与信赖。
平生不羡人寰乐,无端谪来尘宇。
种福无根,求名乏术,等是庸庸儿女。
休论词赋,将百折文心,揉成烟雨,著草沾花,堕人清泪万千古。
昨宵酒醒何处,似梦魂飞入,清虚之府。
絮怨缄愁,怀忧讼愤,无限清奇肺腑。
凭栏听取,有旧日仙僚,临风私语,莽莽红尘,作人滋味苦。
镂雪融肌,搓酥涤腕。
广寒宫里仙人,亭亭玉立,为谁小谪红尘,原来一幅生绡画。
是先生,写出丰神。信人闲,有此娉婷,那不消魂。
痴情解得参空色,爱佳人是影,影是真真。
万唤千呼,可能消息相闻。思量除却张萱笔。
问庸姿,谁伴吟身,尽年年,月下悲秋,花下伤春。
且住为佳,趁孤踪、闲情野鹤。
堪爱是、青山绕屋,白云生阁。
种遍梨园张谷胜,相逢橘叟巴人乐。
但逍遥、一枕足邯郸,溪声觉。千个竹,抽新箨。
千树果,辉双萼。看残山剩水,放怀寥廓。
星历初占山鸟唤,国风细注山花落。
苦低头、惭愧野人非,微名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