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秋霜露降,凛凛寒气生。
是月当授衣,有布织未成。
天寒催刀尺,机杼可无营。
教女学纺纑,举足疾且轻。
舍南与舍北,嘒嘒闻车声。
通都富豪家,华屋贮娉婷。
被服杂罗绮,五色相间明。
听说贫家女,恻然当动情。
季秋霜露降,凛凛寒气生。
是月当授衣,有布织未成。
天寒催刀尺,机杼可无营。
教女学纺纑,举足疾且轻。
舍南与舍北,嘒嘒闻车声。
通都富豪家,华屋贮娉婷。
被服杂罗绮,五色相间明。
听说贫家女,恻然当动情。
这首元代赵孟頫的《题耕织图二十四首·织(其二十一)九月》描绘了秋季时节,寒气渐浓,人们开始准备冬衣的场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通过“季秋霜露降,凛凛寒气生”展现了深秋的景象,暗示了农事和家庭生活的季节性转换。
“是月当授衣,有布织未成”点出此时正是妇女们缝制衣物的时候,然而诗中提到有些家庭的布匹尚未织成,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分工和经济状况。接着,“天寒催刀尺,机杼可无营”进一步强调了寒冷天气对纺织工作的催促,表达了对勤劳妇女的同情。
“教女学纺纑,举足疾且轻”描绘了母亲教导女儿学习纺织的情景,动作轻盈而熟练,体现了家庭的传承和女性的勤勉。然而,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比,通过“舍南与舍北,嘒嘒闻车声”暗示了贫富差距,富贵人家的女子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而“贫家女”则只能听到远处车马声,生活艰辛。
最后,“听说贫家女,恻然当动情”流露出诗人对贫苦人家的同情,以及对社会不公的感慨。整首诗通过描绘不同阶层的生活状态,寓含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社会公正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