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得丹青数万年,人间几度变桑田。
桑田虽变丹青在,谁向丹青合得仙。
学得丹青数万年,人间几度变桑田。
桑田虽变丹青在,谁向丹青合得仙。
这首诗是由唐代诗人眉娘所作,名为《太白山玄士画地吟》。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通过描绘丹青的永恒与桑田的变迁,表达了对仙境和艺术不朽的向往。
"学得丹青数万年"一句,展示了诗人对于绘画艺术的深厚修养和长久的积累。"丹青"在此指代着绘画用的颜料,同时也象征着高超的艺术造诣。"数万年"则强调了这种技艺的传承与持久。
"人间几度变桑田"一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出时间流转与世事无常。"桑田"在这里象征着岁月更迭和生命的脆弱,"几度"则暗示了历史的循环和重复。
"桑田虽变丹青在"一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艺术永恒价值的坚信。尽管自然界万物都在变化,但通过艺术创作所留下的痕迹,却能够超越时间的限制,保持不朽。
最后,"谁向丹青合得仙"一句,则是诗人的自问和反思。这里的"丹青"已非单纯指绘画颜料,而是象征着通往仙境的艺术之路。诗人在质疑,到底有谁能够通过这种艺术达到精神上的超脱与升华,实现与仙境相通的地步。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造诣,更透露出了诗人对于生命、时间和艺术永恒的深刻思考。
碧藓庭除,绿阴城郭,雨过空苍如洗。
正疏林、两两鸣蝉,高低声递。
何待移宫换羽,嶰竹天然相比。
戛馀音、还共南薰摇曳。客去茶清,棋残香细。
故搅人、北窗好梦,一觉扬州惊起。欹枕处,偏清厉。
托体高枝,翳形密叶,直是如羹如沸。
总不管、西候羁情,南冠客意。
似水流光暗逝,渐入深秋天气。
转眼向、孤雁寒蛩更替。玄鬓凋残,白头憔悴。
试临风、独凭栏干,侧耳哀吟此际。容易使,秋心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