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太白山玄士画地吟》
《太白山玄士画地吟》全文
唐 / 眉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学得丹青数万年,人间几度变桑田。

桑田虽变丹青在,谁向丹青合得仙。

(0)
注释
学得丹青:学会画画的艺术。
数万年:极长的时间,此处形容学画时间之久。
人间:人世间。
几度:几次,多次。
变桑田:变化如同沧海变为桑田,比喻世事巨大变迁。
桑田虽变:尽管自然界的面貌已经改变。
丹青在:画作仍然保存下来。
谁向:有谁能够。
丹青合得仙:通过画作达到神仙般的境界或成就。
翻译
学习画画已数万年,人世间已历多次沧海桑田的变迁。
尽管桑田已变,画作仍存,可是谁能通过画作真正修得成仙呢?
鉴赏

这首诗是由唐代诗人眉娘所作,名为《太白山玄士画地吟》。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通过描绘丹青的永恒与桑田的变迁,表达了对仙境和艺术不朽的向往。

"学得丹青数万年"一句,展示了诗人对于绘画艺术的深厚修养和长久的积累。"丹青"在此指代着绘画用的颜料,同时也象征着高超的艺术造诣。"数万年"则强调了这种技艺的传承与持久。

"人间几度变桑田"一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出时间流转与世事无常。"桑田"在这里象征着岁月更迭和生命的脆弱,"几度"则暗示了历史的循环和重复。

"桑田虽变丹青在"一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艺术永恒价值的坚信。尽管自然界万物都在变化,但通过艺术创作所留下的痕迹,却能够超越时间的限制,保持不朽。

最后,"谁向丹青合得仙"一句,则是诗人的自问和反思。这里的"丹青"已非单纯指绘画颜料,而是象征着通往仙境的艺术之路。诗人在质疑,到底有谁能够通过这种艺术达到精神上的超脱与升华,实现与仙境相通的地步。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造诣,更透露出了诗人对于生命、时间和艺术永恒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眉娘
朝代:唐

(792—?)卢眉娘,唐人。生而眉如线且细长,人以眉娘呼之。顺宗永贞时南海贡于朝。时年十四,性聪慧,工巧无比。能于尺绢绣《法华经》七卷,字如粟粒,而点画分明。又能以五彩丝一缕分为三缕,于掌中结飞盖五重。顺宗叹其工,谓之神姑。宪宗元和中,眉娘不愿在禁中,遂度为道士,放归南海,赐号逍遥。
猜你喜欢

庆春时.日长

半窗阁绣,幺弦罢曲,漫火馀香。

玉人此际,妆成无事,才觉日初长。

银骢何处,等閒嘶过红墙。

莺簧吹转,柳绵飞起,尽日好思量。

(0)

清平乐.私语

已将身许。敢比风中絮。可奈檀郎疑又虑。

未肯信侬言语。便将一缕心烟。花间敛衽告天。

若负小窗欢约,来生丑似无盐。

(0)

忆江南.叩叩词

章台女,叩叩结新欢。

堂下每迎花底笑,人前私向镜中看。可许一生拚。

(0)

小诺皋.维扬旅舍闻蝉

碧藓庭除,绿阴城郭,雨过空苍如洗。

正疏林、两两鸣蝉,高低声递。

何待移宫换羽,嶰竹天然相比。

戛馀音、还共南薰摇曳。客去茶清,棋残香细。

故搅人、北窗好梦,一觉扬州惊起。欹枕处,偏清厉。

托体高枝,翳形密叶,直是如羹如沸。

总不管、西候羁情,南冠客意。

似水流光暗逝,渐入深秋天气。

转眼向、孤雁寒蛩更替。玄鬓凋残,白头憔悴。

试临风、独凭栏干,侧耳哀吟此际。容易使,秋心碎。

(0)

更漏子.午饮

额妆轻,眉影细。发际莹莹光腻。收宝镜,炷沉烟。

低头急绣缠。菖蒲碧,榴房赤。午酒中人无力。

罗袂薄,晚风凉。幽兰被体香。

(0)

丑奴儿令.临别

画桡约在春初发,暗数流光。羞整新妆。

不到临时已断肠。绣帏今夜人清悄,雨滴空堂。

花落空缸。数尽更儿懒上床。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