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芳兰》
《芳兰》全文
隋朝 / 李世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春晖开紫苑,淑景媚兰场。

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

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

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

(0)
注释
春晖:春天的阳光。
紫苑:指皇家园林或种植紫色花卉的园地。
淑景:美丽的景色。
媚:使变得美丽、迷人。
兰场:兰花盛开的地方,比喻高洁之地。
映庭:映照在庭院里。
含浅色:含有淡淡的色彩。
凝露:凝聚的露水。
泫浮光:形容露珠闪烁,仿佛浮动的光华。
日丽:阳光明媚。
参差影:花木因阳光照射形成的斑驳影子。
风传:随风传播。
轻重香:或浓或淡的香气。
会须:应当,定会。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折:采摘。
佩里:佩戴在身上。
芬芳:香气浓郁。
翻译
春日阳光照紫花园区,美景让兰花园更妩媚。
庭院里映射着淡雅色彩,露珠闪烁着漂浮的光芒。
灿烂阳光下,花影参差斑驳,微风传送着或浓或淡的芳香。
定会被君子所采摘,佩戴在身,散发阵阵芬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美丽景象,通过对紫苑和兰花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诗人用“春晖”、“淑景”等词语,勾勒出春日温暖而又不烈的阳光,以及春天特有的柔美景致。

“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兰花清新脱俗的特点。这里的“浅色”并非指颜色的淡薄,而是形容兰花在阳光下的婀娜姿态;而“凝露”则表达了兰花与晨露之间的默契关系,使人联想到兰花清新的香气。

“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这两句诗通过对阳光和微风的描写,再次强调了兰花之美。阳光下,兰花的影子参差不一,给人以生动的感觉;微风中,兰花的香气轻重相间,更显得其独特。

最后,“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诗人表达了希望有德之士能够赏识并采撷这美丽的兰花,将其作为佩饰,以表现自己的高洁品格。这里的“君子”指的是品行高尚的人,而“芬芳”则是兰花清香的代名,象征着高雅脱俗。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兰花之美的赞颂,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和道德高尚的追求。

作者介绍
李世民

李世民
朝代:隋朝   生辰:599年-649年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一说599年1月23日】-公元649年7月10日),生于武功之别馆(今陕西武功),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
猜你喜欢

落花

飘零思雨露,撩乱点苍苔。

苦被风常扫,因伤春斗开。

娇莺歌绿转,痴蝶想红来。

事尽如花事,荣时瘁亦催。

(0)

神凤琴

鸣鸟人间久不闻,遗弦欲托断琴纹。

曾看土鼓歌朝日,亦共陶尊醉夜分。

五色云中迎太乙,九疑山下望湘君。

采诗应被唐风谱,早晚楼船或祀汾。

(0)

元日

香灺犹馀去岁烟,五更斗柄已回天。

来从天外春何早,俵向人间老不偏。

莫问流光似流水,且从今日数今年。

东风五十七年梦,梦觉还惊雪满颠。

(0)

小饮邢嵓夫家因次其韵

东风初度野梅黄,醉我东山云雾窗。

只今相逢暮春月,夜床风雨翻寒江。

人生离合几春事,霜雪行㑴青鬓双。

大梁一官且归去,酒肠云梦吞千缸。

(0)

春江花月夜

春江两岸百花深,皓月飞空雪满林。

为爱良宵清似昼,独来江畔试幽寻。

东风送冷春衫薄,花月堪怜难掷却。

孤月何能夜夜圆,繁花易遣纷纷落。

搔首踟蹰江水滨,月明忽遇弄珠人。

红妆笑入花丛去,并作江南肠断春。

月转江亭花影动,数声娇鸟枝头弄。

侵晓分途踏月归,连宵应作春江梦。

(0)

南海杂诗三首·其三

海雨花阴候,春泥屐响声。

鸦鬟簪抹丽,纨扇过清明。

玳瑁潮通市,芭蕉绿上城。

昌华鼓舞院,销尽美人情。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