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涧上松,㶁㶁松下泉。
微飙散晴雪,飞琴泻寒弦。
怀哉山中人,眇子堕尘缘。
九江秀可揽,山色青于莲。
浩歌招黄鹄,重赋《云巢》篇。
迢迢涧上松,㶁㶁松下泉。
微飙散晴雪,飞琴泻寒弦。
怀哉山中人,眇子堕尘缘。
九江秀可揽,山色青于莲。
浩歌招黄鹄,重赋《云巢》篇。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高远的山水画卷。诗人以“迢迢涧上松,㶁㶁松下泉”开篇,通过生动的视觉和听觉意象,展现了山间清幽的自然景色。接着,“微飙散晴雪,飞琴泻寒弦”,运用比喻手法,将微风比作轻柔的琴弦,形象地描绘了风雪消散后的清新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
“怀哉山中人,眇子堕尘缘”两句,表达了对隐居山林之人的向往与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俗尘缘的厌倦之情。接下来,“九江秀可揽,山色青于莲”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与深度,将读者的视野引向更广阔的山水之间,强调了山色之美,仿佛比莲花还要青翠欲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最后,“浩歌招黄鹄,重赋《云巢》篇”,诗人以豪迈的歌声召唤黄鹄,不仅展现了其豁达的心境,也暗示了他渴望自由、追求精神高洁的生活态度。同时,通过“重赋《云巢》篇”的表述,透露出诗人对于自己作品的自豪与期待,希望再次创作出如《云巢》般深邃、高雅的作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和艺术感染力的佳作。
美人香草话前朝,犹剩眉楼金粉。
竟体芬芳还点笔,晓拂横波明镜。
烟冷秦淮,花飞门巷,画出沧桑影。
图成笑语,湘兰风韵谁胜。
记得倚扇重来,凄凉旧院,纫佩天难问。
何不五湖同泛宅,画里潇湘偕隐。
小字银钩,芳名玉印,艳迹吾能认。
焚香静对,淡妆如见妍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