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泉开碧沼,可以胜沧浪。
花梦蓬山笔,风流曲水觞。
古梁鸣翡翠,秀句出筼筜。
明日传高唱,行人识锦囊。
引泉开碧沼,可以胜沧浪。
花梦蓬山笔,风流曲水觞。
古梁鸣翡翠,秀句出筼筜。
明日传高唱,行人识锦囊。
此诗描绘了一场山中雅集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文人之雅。首句“引泉开碧沼”以生动的动词“引”和形容词“碧”,勾勒出一汪清澈见底的池塘,泉水潺潺,生机盎然。接着,“可以胜沧浪”一句,借用了古代“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的典故,表达了此处环境之清幽,足以媲美名山大川。
“花梦蓬山笔,风流曲水觞”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聚会的氛围。蓬山,传说中的仙山,这里借指聚会的地点;“花梦”则暗示了聚会中充满了诗意与梦想。曲水觞,源自《晋书·王羲之传》中著名的兰亭集会,此处借指诗酒畅谈,文采飞扬的场景。这两句通过想象与现实的交织,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充满文采的聚会画面。
“古梁鸣翡翠,秀句出筼筜”则将视线转向自然界的生动景象。古梁,可能指的是古老的桥梁或树木,翡翠在此象征着色彩鲜艳的鸟儿,它们在古梁上鸣叫,为聚会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秀句,则是精美的诗句,筼筜(yúndāng)是一种竹子,这里用来比喻文人的才华横溢,他们的诗句如同筼筜竹一般,清新脱俗,充满才情。
最后,“明日传高唱,行人识锦囊”预示了这场聚会不仅是一时的欢聚,其影响将长久流传。高唱,意味着聚会中的精彩表演或吟诵将被铭记;锦囊,古代文人常携带装有诗稿的锦囊,此处暗喻聚会中所创作的佳作将被珍藏与传播。整首诗通过自然与人文的融合,展现了文人雅集的独特魅力,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十岁儿童,看骑竹、花阴满城。
与新第、桐乡孙子,高下齐生。
倚枕不寻柯下梦,举头自爱橘中名。
但有时、米价问如何,公助平。东西塾,听书声。
长短卷,和诗成。总神仙清福,前辈家庭。
试问凌烟图相国,何如洛寺写耆英。
甚天公、属意富民侯,银信青。
有客从余,不计余无酒。袖有蟠桃为君寿。
叹此桃再熟,也须年后。甚办得,转盼个偷桃手。
菊潭三十斛,月又月添,天赋先生日更久。
但黄杨长寸,闰年倒寸,似凭得到梧宫甚时候。
客又道奇特是阳生,后七日相看,醉春风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