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杏塘》
《杏塘》全文
宋 / 施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境接江东界,邮程是杏塘。

雨喧茅屋小,泥滑草桥长。

旷野人稀少,平田水渺茫。

半生游历地,未若此荒凉。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ìngtáng
sòng / shīshū

jìngjiējiāngdōngjièyóuchéngshìxìngtáng

xuānmáoxiǎohuácǎoqiáocháng

kuàngrénshǎopíngtiánshuǐmiǎománg

bànshēngyóuwèiruòhuāngliáng

注释
境接:边界连接。
江东界:江东地区。
邮程:邮政道路。
杏塘:杏花盛开的池塘。
雨喧:雨声嘈杂。
茅屋:茅草屋。
泥滑:湿滑。
草桥长:长长的草桥。
旷野:广阔的田野。
人稀少:人烟稀疏。
平田:平坦的田地。
水渺茫:水面辽阔而迷茫。
半生:半生经历。
游历地:游历过的地点。
未若:不如。
荒凉:荒芜冷清。
翻译
这里的边界连接着江东地区,邮政道路经过的是杏花盛开的池塘。
雨声嘈杂,打在小小的茅草屋上,泥泞的道路使得长长的草桥更加湿滑。
广阔的田野上人烟稀少,平坦的田地旁水面辽阔而迷茫。
我半生游历过许多地方,但没有一处能比这里更显得荒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远乡村的萧瑟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偏僻荒凉之地的独特情感。

"境接江东界,邮程是杏塘"两句设定了诗歌的情景框架,指明了诗人所处的地理位置。"雨喧茅屋小,泥滑草桥长"则通过对雨声和道路状况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荒凉与偏远感。而"旷野人稀少,平田水渺茫"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感觉,给人以广袤无垠之感。

最后两句"半生游历地,未若此荒凉"表明诗人对于这个地方的独特情怀,这里是他一生中所到过的地方中最为荒凉的一个,似乎也因此而有着特别的意义。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深刻体验,以及他内心世界的沉静与孤寂。

作者介绍

施枢
朝代:宋

施枢,约宋理宗端平中前后在世(即约公元一二三五年前后在世)字知言,号芸隐,丹从人。生卒年均不详,工诗。嘉熙时,(公元一二三九年左右)尝为浙东转运使幕属。又尝为越州府僚。枢著有芸隐倦游迁及芸隐横舟稿各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新安九日感怀寄族中兄弟

年年此日逢重九,逐逐殊乡异所之。

却忆壶觞招客醉,漫看琴剑送人归。

旅怀牢落可谁共,萍迹飘流惟我期。

法竹山高成胜会,几人同插菊花枝。

(0)

夜怀

夜寒偏是苦更长,反侧不眠思故乡。

三唱早鸡孤馆月,数声残角满城霜。

家书不到双鱼断,天地无情雨鬓苍。

松菊别来无恙否,想他应未主人忘。

(0)

次洪宪副宣之夜坐联句韵四首·其一

画省同官不偶逢,晚衙初散一尊同。

韭芽入馔宁无肉,鹅掌供餐也胜熊。

锒烛送阄来隔座,玉壶传漏出深宫。

丈夫四海从来志,莫笑扶桑谩挂弓。

(0)

永川言怀

粤客易生愁,他乡万里游。

一身癯似鹤,百计拙如鸠。

驿路蝉鸣夏,山城雨酿秋。

此怀谁复慰,从事在青州。

(0)

出自蓟北门行

朝出蓟北门,去去复何止。

挥戈越飞狐,驱兵渡黑水。

风劲每折胶,天寒欲堕指。

羽书日三至,军营夜五徙。

杀风半夜来,悲笳数声起。

虏阵屯隔河,勇悍更莫比。

恐孤推毂恩,向前决生死。

一鼓锋始交,再鼓敌披靡。

三鼓收成功,天山定三矢。

使者奏甘泉,捷书报天子。

生系左贤主,悬首槁街里。

(0)

燕歌行次魏文帝韵

幽燕先秋零露凉,画栏玉树凋飞霜。

比风鹰鹞争翱翔,贱妾忧来结寸肠。

良人胡为客他乡,从来弧矢射四方。

青苔从他生洞房,悠悠念君不能忘。

未寒先寄君衣裳,萧关远戍非征商。

雨雪惟忧边路长,鸳衾不恨空象床。

愿君封侯乐未央,南北且莫遥相望,桑乾欲渡河无梁。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