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接江东界,邮程是杏塘。
雨喧茅屋小,泥滑草桥长。
旷野人稀少,平田水渺茫。
半生游历地,未若此荒凉。
境接江东界,邮程是杏塘。
雨喧茅屋小,泥滑草桥长。
旷野人稀少,平田水渺茫。
半生游历地,未若此荒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远乡村的萧瑟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偏僻荒凉之地的独特情感。
"境接江东界,邮程是杏塘"两句设定了诗歌的情景框架,指明了诗人所处的地理位置。"雨喧茅屋小,泥滑草桥长"则通过对雨声和道路状况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荒凉与偏远感。而"旷野人稀少,平田水渺茫"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感觉,给人以广袤无垠之感。
最后两句"半生游历地,未若此荒凉"表明诗人对于这个地方的独特情怀,这里是他一生中所到过的地方中最为荒凉的一个,似乎也因此而有着特别的意义。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深刻体验,以及他内心世界的沉静与孤寂。
朝出蓟北门,去去复何止。
挥戈越飞狐,驱兵渡黑水。
风劲每折胶,天寒欲堕指。
羽书日三至,军营夜五徙。
杀风半夜来,悲笳数声起。
虏阵屯隔河,勇悍更莫比。
恐孤推毂恩,向前决生死。
一鼓锋始交,再鼓敌披靡。
三鼓收成功,天山定三矢。
使者奏甘泉,捷书报天子。
生系左贤主,悬首槁街里。
幽燕先秋零露凉,画栏玉树凋飞霜。
比风鹰鹞争翱翔,贱妾忧来结寸肠。
良人胡为客他乡,从来弧矢射四方。
青苔从他生洞房,悠悠念君不能忘。
未寒先寄君衣裳,萧关远戍非征商。
雨雪惟忧边路长,鸳衾不恨空象床。
愿君封侯乐未央,南北且莫遥相望,桑乾欲渡河无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