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从余,不计余无酒。袖有蟠桃为君寿。
叹此桃再熟,也须年后。甚办得,转盼个偷桃手。
菊潭三十斛,月又月添,天赋先生日更久。
但黄杨长寸,闰年倒寸,似凭得到梧宫甚时候。
客又道奇特是阳生,后七日相看,醉春风柳。
有客从余,不计余无酒。袖有蟠桃为君寿。
叹此桃再熟,也须年后。甚办得,转盼个偷桃手。
菊潭三十斛,月又月添,天赋先生日更久。
但黄杨长寸,闰年倒寸,似凭得到梧宫甚时候。
客又道奇特是阳生,后七日相看,醉春风柳。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宴客饮酒的温馨画面。起始之处,“有客从余,不计余无酒”透露了主人对待朋友的热情,尽管自己没有准备好酒水,但仍旧欢迎远方来的宾朋。这份情谊与豪爽,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极为看重的情感交流。
接着,“袖有蟠桃为君寿”,主人从袖中取出蟠桃,以此为礼,祝愿对方长寿。蟠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长生不老和吉祥,如同西方的水果——葡萄,常用来庆贺喜事。这一细节不仅展示了主人的周到准备,也表现了对客人深厚的情意。
“叹此桃再熟, 也须年后。”这一句表达了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蟠桃需要一年才能成熟,这里暗示着主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期待未来重聚之时能够共享这份美好。
“甚办得,转盼个偷桃手”则描绘了一个生动的场景:在宴席上,客人之间或许会有调皮地争取那蟠桃的一幕。这种细腻的情感交织,再次突显了诗中对友谊深刻的把握。
“菊潭三十斛,月又月添,天赋先生日更久。”这里通过菊花和月亮的比喻,赞美某位先生(可能是指酒席上的主人或其他尊敬之人)的风范长存,如同菊花逐月而繁盛。同时,“天赋先生日更久”则表达了对这位先生生命力的祝愿。
“但黄杨长寸,闰年倒寸,似凭得到梧宫甚时候。”这一句中,黄杨和长寸(即一寸)的比喻,可能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以及某种等待或期待。而“闰年倒寸”则似乎在说时间是倒流的,一寸、一寸地倒数。但这也许只是诗人对时间流逝的一种感慨,“似凭得到梧宫甚时候”可能指的是主人希望能够早日实现某种心愿,或者是一种期待未来美好时光的表达。
最后,“客又道奇特是阳生,后七日相看,醉春风柳。”这里描述了客人对主人阳生的赞赏,并约定七天之后再次相聚,共享春日的风和柳树之美。这不仅是一种友情的表达,也许还是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
整首诗通过一场宴席和蟠桃为媒介,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友谊、时间和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
气求声应自相亲,绝世交情出世人。
共爱一生□海气,不沾半点古今尘。
乘秋已办登山屐,看菊须寻漉酒巾。
独夜正怜梁上月,梦来百遍莫辞频。
旧游重过便神驰,昏黑能来席更移。
何事不随仙令舄,自怜错顾尚书期。
娟娟新月还须照,滚滚飞觞莫愬迟。
卜昼多君兼卜夜,风流不数习家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