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重九日宴临漳亭》
《重九日宴临漳亭》全文
宋 / 綦崇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九日追欢异昔年,强随时节到层巅。

俯观殊俗身如客,平瞰丹霄势欲仙。

故国伤心沧海外,行朝倾首碧云边。

兴阑酒罢催归驭,四面岚光合暮烟。

(0)
鉴赏

这首宋朝诗人綦崇礼的《重九日宴临漳亭》描绘了诗人登高远眺,感慨万千的情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的深沉思考。

首句“九日追欢异昔年”,点明了时间背景——重阳节,与往年不同的是,诗人此刻的心情并不欢快,而是带着一种淡淡的哀愁。接着,“强随时节到层巅”一句,写出了诗人虽然勉强随众人登山,但内心却难以掩饰那份孤独和无奈。

“俯观殊俗身如客”,诗人从高处俯瞰,看到的是不同于自己习惯的生活方式和风俗,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过客,既不属于这里,也不属于彼岸。这种感觉既是对现实的反思,也是对自我身份的探索。

“平瞰丹霄势欲仙”,诗人平视天空,仿佛能触及那片丹霞,心中涌起了一种超脱尘世、接近仙境的感觉。这既是对自己精神追求的一种寄托,也是对理想生活的一种向往。

“故国伤心沧海外”,诗人遥望远方,心中充满了对故国的思念和伤感,尤其是当这种情感跨越了辽阔的海洋,更加显得深沉而遥远。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行朝倾首碧云边”,诗人抬头仰望,想象着朝廷的位置,心中充满了对国家未来的期待和担忧。这一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政治的关注,也表现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

“兴阑酒罢催归驭,四面岚光合暮烟。”在宴饮结束,兴致消散之时,诗人被催促着返回,四周的山岚与暮霭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这一句不仅是对宴会结束的描述,也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进一步深化,暗示了他内心的复杂情绪和对现实的无奈接受。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面对历史变迁、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交织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理想与现实、过去与未来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綦崇礼
朝代:宋

(1083—1142)高密人,徙居潍州北海,字叔厚,一字处厚。徽宗政和八年进士。自幼聪颖,十岁能为邑人作墓铭。调淄县主簿,为太学正,迁博士,摄给事中。高宗南渡,授中书舍人,知漳、明州。累除翰林学士。所撰诏命数百,文简意明。以宝文阁直学士知绍兴府,适金人入侵,督缮城郭,厉甲兵,用心劳苦。后退居台州。平生廉俭寡欲,潜心辞章,洞晓音律。有《北海集》。
猜你喜欢

桐江夜行

画舫悬灯一水遥,炉烟相伴坐良宵。

江云掠幔寒仍重,山月垂波静不遥。

岂有风猷宣列郡,漫输心膂答清朝。

严陵滩上垂钦石,犹见残星动紫霄。

(0)

春日与客宿金山二首·其一

江上春山青可怜,角巾同泛过江船。

峰光仄起通人径,海色平铺到酒筵。

烟月光摇洲树动,风涛声撼石堂悬。

驱驰久恨妨清兴,徒倚废知废夜眠。

(0)

过广平旧邑柬孙令

春风旧邑经过处,城郭依然感客心。

眼见故民多识面,手栽新树己成阴。

郊迎父老群相问,地主仙郎日对吟。

闻道近来歌杜母,愧无前誉比南金。

(0)

卧病寄京中诸相知

沧流翠巘故城隅,寂寂门无卿相舆。

霄汉独悬归后梦,风尘谁寄病中书。

春花递映溪船远,秋水平摇草阁虚。

泰畤侍臣休荐引,恐无词赋拟相如。

(0)

高司寇义塾

圣代人文备,名家义塾脩。

先公垂典则,奕世衍弓裘。

礼自儒门有,规仍古道求。

移风期至鲁,设教慕从周。

造物开灵秘,揆方协远猷。

山川划增胜,堂构焕相缪。

子姓青衿集,诗书素业流。

光仪歌振鹭,异种跃骅骝。

瑚琏须追琢,丹青岂赘疣。

有才终大用,唯哲善贻谋。

礼乐关王化,贫穷匪士忧。

颇闻弦诵习,今已遍东瓯。

(0)

和七弟英玉始游天宁寺

古寺堪幽赏,长歌醉却回。

岩虚留晚照,谷暗隐晴雷。

对此忘晨夕,谁能数往来。

池塘春草思,还爱惠连才。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