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寺堪幽赏,长歌醉却回。
岩虚留晚照,谷暗隐晴雷。
对此忘晨夕,谁能数往来。
池塘春草思,还爱惠连才。
古寺堪幽赏,长歌醉却回。
岩虚留晚照,谷暗隐晴雷。
对此忘晨夕,谁能数往来。
池塘春草思,还爱惠连才。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和七弟英玉始游天宁寺》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古寺堪幽赏”表达了对古老寺庙的赞美,暗示了寺内环境的清幽与宁静,适合深沉的欣赏。接着,“长歌醉却回”写诗人沉浸在美景中,甚至以长歌抒怀,直至微醺而归。
“岩虚留晚照”描绘了夕阳余晖洒在岩石上的景象,透出一种空灵之美,而“谷暗隐晴雷”则通过山谷中的晴天霹雳声,增添了神秘与动态元素。这两句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变幻与深远。
“对此忘晨夕”表达了诗人完全沉浸于眼前的景色,忘记了时间的流逝,体现出诗人对天宁寺之美的深深迷恋。最后一句“谁能数往来”,以反问的形式强调了寺中时光的静谧与禅意,无人能真正计数其间的来去。
结尾“池塘春草思,还爱惠连才”借池塘边春天的青草,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才子谢惠连的怀念,可能寓意着对文学才华的向往,也暗含了对兄弟间共同欣赏美景、共享文学之乐的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天宁寺的自然风光,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禅意之美。
峨峨秦氏高楼,桂树轮囷出云间。
上有一双头白乌,毛羽何摧残。
唶彼头白乌,生八九子,养雏坐树端。
八九子,乳哺亦诚难。朝不得食,夜不得餐。
八九子,羽翼以长成,各各飞去忘来还。
唶彼头白乌,空腹坐树端。
饥饿顿欲死,泪下如流泉。
唶彼秦氏少年子,怒激壮士肝。
白玉为雕弓,黄金为弹丸。
一发中群雏,魂魄飞上天。八九子,魂魄飞上天。
唶彼乌不反哺谁当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