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茅屋夜迟迟,促织啼寒欲诉谁。
少妇灯前事机杼,秋风花尽木绵枝。
空山茅屋夜迟迟,促织啼寒欲诉谁。
少妇灯前事机杼,秋风花尽木绵枝。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凉的山村夜晚图景。首句“空山茅屋夜迟迟”以“空山”二字开篇,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幽静深远的氛围,紧接着“茅屋”二字则将读者引入一个简朴而温馨的小天地之中。夜色已深,“迟迟”二字不仅形象地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夜的深沉与寂静。
次句“促织啼寒欲诉谁”中,“促织”即蟋蟀,其鸣声在秋夜尤为明显,常被用来象征孤独和寂寞。此句通过蟋蟀的啼叫,不仅渲染了夜晚的寒冷与孤寂,还暗含了诗人对无人倾听其声音的感慨,仿佛在诉说心中的孤独与无奈。
第三句“少妇灯前事机杼”将视角转向室内,描绘了一位少妇在昏黄灯光下忙碌于织布的情景。这里的“机杼”指的是织布机,通过这一细节,展现了女性劳作的辛勤劳碌,同时也暗示了家庭生活的日常与平凡。
最后一句“秋风花尽木绵枝”则将视线拉回室外,秋风起,花落尽,唯有木棉树依然挺立,枝头或许还残留着几朵残花或是即将绽放的新芽。这句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也隐喻了生命的坚韧与不息,即使在萧瑟的秋天,生命之树依然充满希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构建了一个富有画面感的山村夜晚场景,既有自然界的冷清与寂寥,也有生活中的温暖与希望,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
高堂邃宇人罕过,锦囊高挂珊瑚柯。
乍闻人响轩勇气,空中跳踯常傞傞。
何来宾从皆秃袖,入门豪气声欢呵。
服膺拳拳疑印绶,朝餐废箸犹摩挲。
三尺宝床正中设,郑锦齐缕金盘陀。
两鹑出囊已脱手,盛怒似欲寻干戈。
朱目绀趾岂得辨,疾如激水旋双涡。
注目良久三叹息,为官为私理则那。
戕伐固皆尔俦类,崇朝百姓何足多?
磔毛啄血供一笑,谁当与尔同痒疴?
瞥然一败竟菹醢,争如《朱鹭》传铙歌。
田中偃鼠饫草实,徐行不避虞人罗。
乃知羽翼反为累,呜呼奈比微生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