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三竿红日迟,向阳花木暂熙熙。
老翁曝背亭前坐,自取经书教小儿。
门外三竿红日迟,向阳花木暂熙熙。
老翁曝背亭前坐,自取经书教小儿。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闲适的画面。首句“门外三竿红日迟”,通过“三竿红日”和“迟”字,展现出冬日早晨阳光微弱,天色尚早的情景,透露出一种宁静而慵懒的气息。次句“向阳花木暂熙熙”,则描绘了花木在阳光下微微颤动,生机盎然,与冬日的寒冷形成对比,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第三句“老翁曝背亭前坐”,将视线转向一位老者,他坐在亭子前,享受着冬日难得的暖阳,晒背的场景既写实又富有生活气息。最后一句“自取经书教小儿”,点明老翁并非无所事事,而是以教育下一代为乐,体现了中国传统家庭的温馨和谐,也寓含了对知识传承的重视。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冬日庭院的日常画面,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长辈对后代的关爱与期望,具有浓厚的生活情趣和人文关怀。
玉垒尊罍,清秋关塞,正宜催唤香醪。
凉风吹帽,横槊试登高。
想见征西旧事,龙山会、宾主俱豪。
来群雁,凉生画角,红叶聚亭皋。
南洲、应好在,长关梦眼,天际云涛。
有一簪黄菊,两鬓霜毛。
快把金荷共倒,凝望久、只遣魂消。
君须听,新翻燕乐,馀韵响檀槽。
茂苑、共莺花醉吟,岁华如许。江湖夜雨。
传书问、雁多幽阻。清溪上,惯来往扁舟、轻如羽。
到兴懒归来,玉冷耕云圃。按琼箫,赋金缕。
回首词场,动地声名,春雷初启户。
枕水卧漱石,数间屋,梅一坞。待共结、良朋侣。
载清尊、随花追野步。要未若城南,分取溪隈住。
昼长看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