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息斋风竹图道士华山隐得之命予赋之》
《息斋风竹图道士华山隐得之命予赋之》全文
元 / 马祖常   形式: 古风

往年家住筼筜谷,丹鸾之实美如粟。

玄云翻空下深靓,昆吾宝刀削秋玉。

石衣渍锦侵书光,风微粉堕生细香。

琳馆瑶台九天近,夜寒笙磬声锵锵。

万斛苍烟郁江雨,二妃弹瑟潇湘浦。

郫筒蜀酒亦堪沽,蟠石双杖令谁取。

河朔岁晏冰为梁,群木鳞皴临雪霜。

迟汝狂飙莫吹裂,截管他年侑帝觞。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竹林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竹林的静谧与生机。开篇“往年家住筼筜谷”,以诗人往昔居住之地引入,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氛围。“丹鸾之实美如粟”、“昆吾宝刀削秋玉”,运用比喻手法,将竹子的果实比作美粟,以宝刀比喻秋日的锋利,形象地描绘了竹子的形态与季节特征。

接着,“石衣渍锦侵书光,风微粉堕生细香”,进一步渲染了竹林的自然之美,石衣与锦相映成趣,微风轻拂,竹叶飘落,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这不仅展现了竹林的视觉美感,也赋予了其嗅觉上的享受。

“琳馆瑶台九天近,夜寒笙磬声锵锵”,将竹林与仙境联系起来,仿佛置身于高远的天空之下,夜晚的寒气中传来悠扬的音乐声,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万斛苍烟郁江雨,二妃弹瑟潇湘浦”,通过历史典故的引用,将竹林与古代传说中的场景相连,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感。这里“万斛苍烟”、“江雨”、“二妃弹瑟”等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画面。

最后,“郫筒蜀酒亦堪沽,蟠石双杖令谁取”,表达了对竹林中可能存在的生活情趣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同时,也暗示了竹林中可能隐藏着某种神秘或难以获取的珍宝。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竹林的自然之美、历史之韵以及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之情,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马祖常

马祖常
朝代:元   字:伯庸   籍贯:元代色目   生辰:1279~1338

  经历:回族著名诗人。光州(今河南潢川)人。延佑二年,会试第一,廷试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元仁宗时,铁木迭儿为丞相,专权用事,率同列劾奏其十罪,因而累遭贬黜。自元英宗硕德八剌朝至元顺帝朝,历任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江南行台中丞、御史中丞、枢密副使等职。为文法先秦两汉,宏瞻而精核,富丽而新奇,内容多制诏、碑志等类作品,诗作圆密清丽,除应酬之作外,亦有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
猜你喜欢

李方伯挽诗

玉节新移自汴郊,缄题千里托神交。

有怀旱岁为霖雨,无地青山酹束茅。

南楚遗民怨芳草,西江归榇泣潜蛟。

诸郎不忝长平裔,云路争看丽九苞。

(0)

人日乡里会归曹良金秋官寄示咏怀新句明日斋所奉答

薄寒催酒斗新年,犹是郊斋一日前。

事往旧游真作梦,诗来险韵恰逢咽。

莺调歌舌方求友,柳著官黄欲试绵。

子建平生最萧洒,壮怀宁许豆秸然。

(0)

樗老杨翁挽诗·其二

道为无心得,才因不用全。

子看青琐贵,身到白头年。

太史春秋志,中台琬琰镌。

新坟才四尺,佳气日苍然。

(0)

题毛维勤所藏禹门三跃图

一夕风雷动九重,春江回首万鰅鳙。

云泥只尺从人辨,诸葛南阳本是龙。

(0)

戊寅四月廿八日录至此叹息久之时天常殁矣保定赵守浚河筑桥诗为傅北潭太史作

郁郁平阡带古壕,沈沈新绿卧虹腰。

滹沱不复思王霸,溱洧何烦济国侨。

千里桑麻分雨露,一时粉绘杂风谣。

他年三辅收遗事,应续黄图第几条。

(0)

文华进讲

鹄立朱衣正殿东,炉烟飘动讲帷风。

百年礼乐逢昌运,乙夜勤劳仰圣躬。

毫末岂能裨海岳,精诚直欲感苍穹。

邠风无逸前王训,稽首钧天意万重。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