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固镇驿折残榴花》
《固镇驿折残榴花》全文
明 / 凌义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惜将丛艳委尘沙,恣汝舆台插鬓斜。

点点猩红渗血冷,隔船商女怨琶琶。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固镇驿折断的石榴花的凄美景象,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哀愁。

“惜将丛艳委尘沙”,诗人感叹那些繁盛的花朵最终只能凋零,落入尘土之中,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之情。“委”字生动地展现了花朵从枝头坠落,与尘沙相伴的无奈与悲哀。

“恣汝舆台插鬓斜”,诗人以一种讽刺的口吻,描述了那些低贱的人们随意摘取这些凋零的花朵,插在鬓角,暗示了社会阶层间的不平等与冷漠。这里的“汝”指代的是那些折取花朵的人,“舆台”则代表了社会中的下层人士。

“点点猩红渗血冷”,诗人用“猩红”形容花朵的颜色,既鲜艳又带着一丝血腥的冷意,仿佛是花朵中渗透出的鲜血,渲染了一种凄凉而悲壮的氛围。这句诗不仅描绘了花朵的颜色,更通过“渗血冷”这一细节,赋予了花朵一种生命的力量与牺牲的精神。

“隔船商女怨琶琶”,诗人借用了杜牧《泊秦淮》中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典故,将“商女”这一形象引入,暗示了在这样的场景中,即便是那些看似无忧无虑的女子,内心也充满了对命运的哀怨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琵琶声在这里成为了情感的载体,它不仅仅是音乐的表达,更是诗人情感的寄托,传递着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与哀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石榴花从盛开到凋零的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蕴含的深刻情感与哲思。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美好易逝的感慨,同时也揭示了社会阶层间存在的不公与冷漠。

作者介绍

凌义渠
朝代:明

(1593—1644)明浙江乌程人,字骏甫。天启五年进士。崇祯时官给事中。居谏垣九年,建言颇多。迁山东布政使。入为大理卿。十七年,得帝死讯,自杀。有《凌忠介集》、《湘烟录》。
猜你喜欢

寄程周量

薇省仙郎安好无,别来三见落庭梧。

西风不尽雁初下,明月相思天一隅。

内诏写归金凤纸,新诗擎出木难珠。

故人落魄南江上,稳系藤蓑作老夫。

(0)

漫兴三首·其一

借屋增江口,悠悠十八年。

力穷群籍内,身老众人前。

曲巷来风满,闲门得月偏。

有生同是寓,终恋墓边田。

(0)

送张南士归山阴

八月从象郡来,九月归稽山下。

天生落落穆穆人,姿形不类风尘者。

广州城西东篱花,酒杯偶共良朋家。

匆匆含意未及道,相视颠毛俱有华。

著书何处期之子,谢公精舍清晖里。

云中黄鹄安可留,目送飞鸿日千里。

(0)

何文止垂示经蔚园长句兼辱寄篇依韵奉答

先公遗构此溪滨,叹息年年在比邻。

帐罢管弦曾几日,史书名姓即千春。

画图旧壁真生草,如镜方塘渐起尘。

多谢瑶篇远相问,疏慵不称负薪人。

(0)

张穆之画鹰马歌

张公捉笔初无意,乱点离离墨光渍。

袖手方回惨澹思,满堂忽作飞腾势。

尤工画鹰与画马,岂有鬼神立其臂。

是何意态奇且杰,历落高深见胸次。

盖闻夫子侠者流,少年唾手燕然地。

纵横青史一千年,颠倒文韬三万字。

破胆亲持与众尝,许身不惜为人碎。

老来伏枥有馀悲,纸上鹰扬犹负气。

叩心自昔飞炎霜,白虹乃为荆轲至。

况君精诚委笔墨,僧繇破壁将无是。

我有填胸万古愁,百神不语群仙醉。

请君放笔作双鸾,夜半骑之问天帝。

(0)

得梁药亭燕台书因怀石埭之行

国门三献玉,岐路已沾衣。

复铩双鸾翮,居然后雁归。

乘风潮荡漾,临水叶翻飞。

牛渚高吟夜,相思方掩扉。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