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黄河,已送尽、兴亡无数。
都付与、夕阳西下,乱涛东注。
客子梦随鸥鹭冷,英雄气挟鱼龙怒。
把闲愁万斛掷波心,奔流去。倚长剑,妖鲸怖。
吹短角,哀鸿顾。更高歌击楫,片帆飞渡。
划破江山南北走,浮来天地中央住。
问书生何处觅侯封,乘槎路。
眼底黄河,已送尽、兴亡无数。
都付与、夕阳西下,乱涛东注。
客子梦随鸥鹭冷,英雄气挟鱼龙怒。
把闲愁万斛掷波心,奔流去。倚长剑,妖鲸怖。
吹短角,哀鸿顾。更高歌击楫,片帆飞渡。
划破江山南北走,浮来天地中央住。
问书生何处觅侯封,乘槎路。
这首《满江红·其一》是清朝末年近现代初年的易顺鼎所作,以黄河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感慨的深沉思考。开篇"眼底黄河,已送尽、兴亡无数",诗人以黄河为见证,感叹历史长河中无数兴衰更替。接着"夕阳西下,乱涛东注",描绘了黄河落日的壮丽景色,也寓言着时光流逝和世事如潮。
"客子梦随鸥鹭冷,英雄气挟鱼龙怒",诗人借客子和鱼龙的形象,表达出自己的孤独与壮志。"闲愁万斛掷波心,奔流去",将内心的愁绪比作滔滔黄河水,寓意愁绪之多且无法停留。
接下来,诗人通过"倚长剑,妖鲸怖。吹短角,哀鸿顾",展现了豪迈与悲凉交织的情感,剑指天下,角声凄厉,唤起人们对历史与未来的共鸣。"更高歌击楫,片帆飞渡",则表达了决心与决绝,意欲乘风破浪,跨越黄河。
"划破江山南北走,浮来天地中央住",诗人以黄河象征天地,意指自己胸怀壮志,欲在世间留下痕迹。最后"问书生何处觅侯封,乘槎路",以书生自比,表达了对功名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未知命运的探索。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气势磅礴,既有对历史的沉思,又有对个人理想的追求,展现了易顺鼎独特的艺术风格。
苍岩何巍巍,壁立倚晴汉。
中有一泓泉,淅沥下岩半。
绿萝水帘泻,触石星珠散。
纡回坐成池,隐隐白虹粲。
岩栖者谁子,跬步得幽观。
徬徨此水侧,日夕味爻彖。
烱然生道心,旧染如濯盥。
不学蒙园叟,偶尔事空玩。
养正思古人,因之重三叹。
太守王公家太行,埋玉虽久声琅琅。
我观东海笔循吏,生色澹沲如登堂。
公初作官不择禄,海上二州成善俗。
后来坐治海丰城,百姓至今犹聚哭。
西安大郡称关中,贤守只云王海丰。
当时去思耿未已,棠阴白草悲秋虫。
人言仕学皆前定,阴功不似公家盛。
三世相传五马符,前有金华后安庆。
安庆高文如乃公,不久报政蓬莱宫。
玺书锦袍还旧物,墟里一日生春风。
我忆王公渺何处,遗泽不随漳水去。
观风使者问先贤,认取庭前古槐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