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西安王太守》
《挽西安王太守》全文
明 / 程敏政   形式: 古风

太守王公家太行,埋玉虽久声琅琅。

我观东海笔循吏,生色澹沲如登堂。

公初作官不择禄,海上二州成善俗。

后来坐治海丰城,百姓至今犹聚哭。

西安大郡称关中,贤守只云王海丰。

当时去思耿未已,棠阴白草悲秋虫。

人言仕学皆前定,阴功不似公家盛。

三世相传五马符,前有金华后安庆。

安庆高文如乃公,不久报政蓬莱宫。

玺书锦袍还旧物,墟里一日生春风。

我忆王公渺何处,遗泽不随漳水去。

观风使者问先贤,认取庭前古槐树。

(0)
鉴赏

这首明代程敏政的《挽西安王太守》是一首悼念和颂扬已故太守王公的挽诗。诗中首先描绘了王公在太行任职时的清廉与声名,以“埋玉虽久声琅琅”形容其德行高洁,如同美玉深藏而名声远播。接着,诗人称赞王公为循吏,他的治理使得东海之滨的两个州风化淳良,海丰百姓至今仍感念其恩德。

诗中提到王公初任时选择官职不计个人待遇,后来在海丰任职时深得民心,离任后百姓仍悲泣不已,表达了对他的深深怀念。西安作为关中大郡,人们只记得王海丰这个名字,足见其影响深远。诗人感慨阴功难比王公的德行,王家三代都有显赫的官位,象征着家族的荣耀。

最后,诗人想象王公的后人安庆公也有卓越才能,不久将在蓬莱宫(可能指朝廷)有所建树。王公的玺书和锦袍成为历史的见证,他的美德如春风般温暖了乡间。然而,诗人又感叹王公的踪迹难寻,唯有庭前的古槐见证了他的一生。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王公事迹的描绘和对后人的期待,展现了对这位贤能太守的敬仰和怀念。

作者介绍
程敏政

程敏政
朝代:明

(1445—1499)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猜你喜欢

依韵和张子坚太博

八载相逢恨未平,如何别酒又还倾。

虽惭坦率珠多类,却识清和玉有声。

处世当为天下士,赏花须是洛阳城。

也知今古真男子,造化功夫不易生。

(0)

依韵和吴传正寺丞见寄

五十年来读旧书,世间应笑我迂疏。

因思偊女忘今古,遂悟轮人致疾徐。

道业未醇诚可病,生涯虽薄敢言虚。

时和受赐已多矣,安有胸中不晏如。

(0)

枯荷晚过荒园,池荷披谢殆尽,闻人言秋娘怛化丁沽已逾匝月,重念昔游对之成咏·其四

凭谁更语秋消息,一意苍凉有雁归。

往事江空如梦了,别来秋换至今欷。

丝丝断梗根犹属,浥浥寒泉泪未晞。

不似白鸥能自放,晚寻风叶暂相依。

(0)

谢王谏议见思吟

西斋前后半松筠,万虑澄馀始见真。

不谓天光明净处,又能时忆旧交亲。

(0)

雨后天津独步

洛阳宫殿锁晴烟,唐汉以来书可传。

多少升沉都不见,空馀四面旧山川。

(0)

依韵谢任司封寄逍遥枕吟

夫君惠我逍遥枕,恐我逍遥迹未超。

形体逍遥终未至,更和魂梦与逍遥。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