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岸桃蹊未放春,东风有信报诗人。
苑葩谁与添颜色,一夜枝枝尽缀银。
柳岸桃蹊未放春,东风有信报诗人。
苑葩谁与添颜色,一夜枝枝尽缀银。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御园中柳岸桃蹊尚未完全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但春风已悄然带来消息,向诗人传递着春意的到来。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春天特有的景象——花朵在一夜之间被白雪覆盖,仿佛枝枝都缀满了银光,增添了几分冬末春初的静谧与神秘。
通过“柳岸桃蹊未放春”一句,诗人巧妙地将柳树和桃花作为春天的象征,暗示了春天还未完全到来,但已经蕴含着勃勃生机。接着,“东风有信报诗人”则表达了春风不仅带来了温暖,也带来了春天的信息,让诗人得以提前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这种借景抒情的手法,使得读者能够深刻体会到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与喜悦。
“苑葩谁与添颜色,一夜枝枝尽缀银。”这两句更是诗中的点睛之笔。诗人将目光聚焦于一夜之间被雪覆盖的花朵,用“缀银”来形容雪花覆盖在枝头的景象,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同时,诗人提出“苑葩谁与添颜色”,似乎在询问是谁为这冬末的景色增添了如此美丽的色彩,实际上是在赞美自然界的神奇与美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早春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厚情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与向往。
路转城西一里馀,不妨山径自崎岖。
四邻酒熟人常笑,万木秋深叶不枯。
空翠入窗浓欲滴,夜凉扶月静尤孤。
有时虽是风翻屋,赖我元无屋上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