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叶初抽凤尾齐,纷纷苍雪点春泥。
遥知客到应非俗,好句无妨节上题。
密叶初抽凤尾齐,纷纷苍雪点春泥。
遥知客到应非俗,好句无妨节上题。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竹林生长的景象,以及主人对来访之客的高雅期待。首句“密叶初抽凤尾齐”,以“凤尾”比喻新长出的竹叶,形象地展现了竹叶初生时整齐排列的美丽姿态,同时也暗示了竹子的高贵与优雅。次句“纷纷苍雪点春泥”,运用了“苍雪”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春雨中竹叶上的水珠,仿佛是苍茫的雪花点缀在湿润的土地上,营造了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
后两句“遥知客到应非俗,好句无妨节上题”,表达了主人对来访之客的尊重与期待。主人预想客人到来,定非庸俗之辈,因此愿意在竹节上题写佳句,以示对客人的敬意和对美好交流的期待。这种行为不仅体现了主人的文化修养和对友情的珍视,也反映了古人对于自然美景与人文艺术相结合的审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竹林的生机与美丽,以及主人与客人之间高雅的互动,传达了一种和谐、美好的生活态度和文化氛围。
妆镜韶华,牙签名品,惯看培养经年。
何年曾见,槁叶散芳妍。
知是毗耶坐客,三生梦、犹有情缘。
熏香手,融霞晕雪,来占百花前。嫣然。
谁为笑,珠围翠绕,且共流连。
待诗中偷写,画里真传。
绣帽拥霜凝紫塞,琼肌莹,春满温泉。
新声在,梁园异事,并记玉堂仙。
问柳寻花,津桥路、年年寒节。
佳丽地、梁园池馆,洛阳城关。
白鹤重来人换世,凄凉一树梅花发。
记水南、昨暮赏春回,今华发。金缕唱,龙香拨。
云液暖,琼杯滑。料羁愁千种,不禁掀豁。
老眼只供他日泪,春风竟是谁家物。
恨马头、明月更多情,寻常缺。
半仙亭篮舆雪中回,黄绸日高眠。
儿婚女嫁,奴耕婢织,共有住山缘。
梦里松腴酿熟,竹港咽冰泉。
万古霜空月,此夜清妍。
不爱朝台暮省,爱渼陂鱼艇,杜曲山田。
更昭阳遗稿,有意续伶玄。
定谁共、旧家研削,要徘徊、观顾影烛花前。
西归好、春风未老,留待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