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郁蒲茸染水田,渡淮閒寄贾人船。
知师一枕清秋梦,多为林间放鹤天。
郁郁蒲茸染水田,渡淮閒寄贾人船。
知师一枕清秋梦,多为林间放鹤天。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诗人林逋以细腻的笔触,将对慈师北游的离别之情融入其中。"郁郁蒲茸染水田",形象地写出稻田中蒲草茂盛,一片翠绿,仿佛浸润在水中,展现出生机勃勃的田园风光。"渡淮閒寄贾人船",通过"渡淮"和"贾人船",暗示了慈师即将乘船北上,而诗人则借此机会寄托自己的祝福与思念。
"知师一枕清秋梦",表达了诗人想象慈师在旅途中的情景,希望他能在清冷的秋夜里,做着美好的梦境,这既是对老师的关怀,也寓含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最后一句"多为林间放鹤天",借用了林逋自己隐居西湖孤山,以鹤为伴的典故,寓意老师此行或许能像他一样,在自然的宁静中找到心灵的归宿,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
整首诗情感真挚,画面生动,既表达了诗人对慈师的深情厚谊,又寄托了对师者旅途平安、心境悠然的美好期待。
我本丘壑人,负乘辄致寇。
归来卧湖海,梦断三接昼。
尚馀忧国心,带眼日惊瘦。
腾装居景山,飘飘云出岫。
门无长者辙,相见谁肯就。
吾甥相国孙,款我裹粮糗。
禅关有圣解,已语则无咎。
两庵同相攸,卜邻殆天授。
登盘无槟榔,客居必见宥。
富贵应自知,不询唐举寿。
江南一纸书,沉忧割中怀。
嗟予足忧患,生世苦不谐。
匆匆子行色,适与远讣偕。
破涕彊出祖,尊酒不及排。
还归坐讲肄,寒筱摇空斋。
推门误相从,忽惊形影乖。
谁云阻一舍,目断真天涯。
念子早自力,清明播朋侪。
触热赴夷路,跨马脚不鞋。
自言取乡送,通显资其阶。
临别何以赠,手板裁香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