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雪初消臈,红泉已动春。
两年迁客地,万里独吟身。
黄鹄长垂翅,苍鹰不附人。
山林无限好,犹自恋风尘。
岭雪初消臈,红泉已动春。
两年迁客地,万里独吟身。
黄鹄长垂翅,苍鹰不附人。
山林无限好,犹自恋风尘。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甲戌除夕(其三)》描绘了冬季即将过去,春天的气息在山岭间悄然显现的景象。"岭雪初消臘",形象地写出冰雪开始融化,暗示着严冬的结束,春节的到来。"红泉已动春"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临近,以红泉的涌动象征生机勃发。
诗中表达了诗人作为迁客的孤独与漂泊,"两年迁客地,万里独吟身",流露出诗人长期在外的艰辛和内心的孤寂。然而,即使身处逆境,诗人仍保持高洁之志,"黄鹄长垂翅,苍鹰不附人",以黄鹄和苍鹰自比,寓意自己像这些不受羁绊的飞禽一样,坚守自我,不愿随波逐流。
最后两句"山林无限好,犹自恋风尘",诗人虽然赞美山林的宁静与美好,但仍表示自己对尘世生活的眷恋,这体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自然的向往,又有对现实责任的执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自我寓言,展现了诗人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和深沉的人生感慨。
策杖辞朋友,形骸已可怜。
无钱亲药裹,冒雨上归船。
官竟生前弃,诗应死后传。
空馀京洛月,愁照月台边。
岁星运行至荒落,鹑尾初占建魁杓。
大旱金石皆流烁,旱魃何知恣为虐。
大田多稼三百廛,尽是农夫耦十千。
一朝焦枯如束管,赤地百里焚则烟。
官长视民如视子,常恐岁饥为殣死。
并走群望严神祀,却盖斥肩昭勤止。
至诚果能格明神,明神为公诉苍旻。
苍旻油然兴浓云,浓云郁兴雨如霖。
农家不伞走沟遂,抖擞偃禾有生意。
诘朝犯晓细□□,缕缕青黄交颖穗。
农人以手加额头,使我不死赖宋侯。
白老垂髫声呦呦,优游咸歌脱穷愁。
陵山攒空插苍玉,舒水拖绢浸寒绿。
山高水长岁月续,德我宋侯歌不足。
草白露初晓,好鸟啼高林。
篱下水流急,门前山气深。
花光迷近甸,柳色映遥岑。
春物自鲜萦,但伤离乱心。
还成骑马出,恻怆望城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