蓐食带残月,驱仆事西奔。
烟尘犹未息,去住敢轻论。
道古留馀险,溪寒减涨痕。
鸣桴闻远驿,吠犬应前村。
境绝增诗兴,山深畏客魂。
吾生久已定,漂转任乾坤。
蓐食带残月,驱仆事西奔。
烟尘犹未息,去住敢轻论。
道古留馀险,溪寒减涨痕。
鸣桴闻远驿,吠犬应前村。
境绝增诗兴,山深畏客魂。
吾生久已定,漂转任乾坤。
这是一首描写旅途中的感慨和景象的诗。开篇"蓐食带残月,驱仆事西奔",表达了行者在月色中进食后,赶着时间向西方前进的紧迫情状。接下来的"烟尘犹未息,去住敢轻论"则透露出旅途中的劳顿和对未来居停之所的不易决断。
诗人接着写道"道古留馀险,溪寒减涨痕",这里的"道古"可能指的是古老的小路,而"留馀险"则是说这条道路保留着往昔的艰难与危险。"溪寒减涨痕"则形象地描绘出溪水在冬季减少而留下的痕迹,给人以冰冷孤寂之感。
随后"鸣桴闻远驿,吠犬应前村",通过对远处驿站钟声和近村狗吠的描写,传达了行者对于旅途中所接触到的不同空间和生活的感受。这些声音不仅是景物的映照,也是情感的流露。
在"境绝增诗兴,山深畏客魂"一句中,"境绝"指的是景致的美丽到了一种极点,而这种美景反而激发了诗人更多的创作热情。同时,"山深畏客魂"则表现出诗人在深山中的孤独与不安,似乎山深处不仅有自然之魂,也有过往旅人的魂灵。
最后,"吾生久已定,漂转任乾坤"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生命长河中漂泊无定的宿命态度,同时也是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行者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深远的情感和哲理,读之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东去沧溟百里馀,沿江潮信到吾庐。
就中家在蓬山下,一日堪凭两寄书。
独好中林隐,先期上月春。
闲花傍户落,喧鸟逼檐驯。
寂寞东坡叟,传呼北里人。
在山琴易调,开瓮酒归醇。
伫望应三接,弥留忽几旬。
不疑丹火变,空负绿条新。
斗蚁闻常日,歌龙值此辰。
其如众君子,嘉会阻清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