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好中林隐,先期上月春。
闲花傍户落,喧鸟逼檐驯。
寂寞东坡叟,传呼北里人。
在山琴易调,开瓮酒归醇。
伫望应三接,弥留忽几旬。
不疑丹火变,空负绿条新。
斗蚁闻常日,歌龙值此辰。
其如众君子,嘉会阻清尘。
独好中林隐,先期上月春。
闲花傍户落,喧鸟逼檐驯。
寂寞东坡叟,传呼北里人。
在山琴易调,开瓮酒归醇。
伫望应三接,弥留忽几旬。
不疑丹火变,空负绿条新。
斗蚁闻常日,歌龙值此辰。
其如众君子,嘉会阻清尘。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春日里对自然美景的独享与欣赏,以及对友人的思念和生活态度的表达。首句“独好中林隐”直接展现了诗人对幽静自然环境的喜爱,希望能够远离尘嚣,隐藏于深林之中。此后,“先期上月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时光流转的感慨,似乎时间的脚步总是在他期待之前匆匆而过。
“闲花傍户落,喧鸟逼檐驯”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春日里花瓣轻飘,鸟鸣啁啾的情景。诗人通过这些细节,传达出一种宁静而又不失生机的生活状态。
“寂寞东坡叟,传呼北里人”中的“东坡叟”指的是苏轼,他是宋代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同时也是诗人的偶像。这里诗人通过对苏轼的提及,表达了自己与远方友人的相思之情,以及希望得到他们呼唤声援的心愿。
“在山琴易调,开瓮酒归醇”则是诗人在山中弹奏琴瑟,品尝美酒的情景。这里的“琴易调”和“酒归醇”都象征着一种生活态度,即便是在隐居之地,也能享受简单而纯粹的乐趣。
“伫望应三接,弥留忽几旬”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期待,他希望能够见到远方的朋友,而时间却总是悄然滑过。这里的“应三接”和“弥留”都强调了一种等待中的不易。
“不疑丹火变,空负绿条新”则是在表达一种对未来的信念与期待。即使面临着生活中的困难和变化(丹火变),诗人也不怀疑自己的选择,而是保持着一颗纯净的心灵(绿条新)。
“斗蚁闻常日,歌龙值此辰”这两句似乎在说,即便是在平凡的日子里,也能听到人们对英雄事迹的赞美和歌唱。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一种对于英雄主义精神的向往。
最后,“其如众君子,嘉会阻清尘”则是将自己与那些有才华、品德高尚的人(君子)相提并论,同时也表明了对未来美好聚会的期待,而这种愿望又常被世俗的尘埃所遮蔽。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描绘和对友人思念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位文人的内心世界和生活态度。这不仅是一种个人情感的抒发,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