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亭临水称冥栖,蓼渚莎坪只尺迷。
山雨乍来茆溜细,溪云欲堕竹梢低。
檐头故垒雌雄燕,篱脚秋虫子母鸡。
此段风光小韦杜,可能无我一青藜。
幽亭临水称冥栖,蓼渚莎坪只尺迷。
山雨乍来茆溜细,溪云欲堕竹梢低。
檐头故垒雌雄燕,篱脚秋虫子母鸡。
此段风光小韦杜,可能无我一青藜。
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溪亭小景》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中“幽亭临水称冥栖”一句,写出了溪边亭子的清幽环境,仿佛是隐士的理想居所。接下来,“蓼渚莎坪只尺迷”则通过近景的描写,展现出丛生的蓼草和莎草之地,给人以迷离之感。
“山雨乍来茆溜细,溪云欲堕竹梢低”两句,细腻地描绘了突如其来的山雨和低垂的竹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湿润的氛围。檐头燕子双飞,篱脚秋虫鸣叫,这些生动的细节增添了生机与动态。
最后,“此段风光小韦杜,可能无我一青藜”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自谦和欣赏,认为即使在韦杜这样的名胜之地,自己的溪亭小景也别有一番风味,暗示着诗人对自己作品的独特见解和自得其乐的情感。
总的来说,沈周的《溪亭小景》以其精巧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活气息的山水田园画卷,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我创作的自豪。
不种一陇田,仓中有馀粟。
不采一株桑,箱中有馀服。
官闲离忧责,身泰无羁束。
中人百户税,宾客一年禄。
樽中不乏酒,篱下仍多菊。
是物皆有馀,非心无所欲。
吟君未贫作,同歌知足曲。
自问此时心,不足何时足。
扬舲万里,笑当年底事,中分南北。须信平生无梦到,却向而今游历。老柳官河,斜阳古道,风定波犹直。野人惊问,泛槎何处狂客!
迎面落叶萧萧,水流沙共远,都无行迹。衰草凄迷秋更绿,唯有闲鸥独立。浪挟天浮,山邀云去,银浦横空碧。扣舷歌断,海蟾飞上孤白。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未及已,驱儿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