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如明月物如云,心放应为物所分。
欲反此心须去物,原来还自在天君。
心如明月物如云,心放应为物所分。
欲反此心须去物,原来还自在天君。
这首诗以"心如明月"起笔,将人的心境比喻为明亮的月亮,象征着内心的清澈与光明。然而,"物如云"则暗示外部世界的纷扰和遮蔽,如同乌云遮住了月亮,使人的心灵受到干扰。诗人强调,要恢复内心的平静与自在,就必须去除这些外在的杂念和干扰,即"欲反此心须去物"。
"原来还自在天君"一句,"天君"常用来指代人的本性或自我,这里意味着找回内心真正的自由和主宰。诗人认为,只要我们能摆脱物欲的束缚,就能回归到自己内在的宁静和自在状态。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表达了对心灵净化和超脱世俗追求的思考。
卫风歌靡他,恒辞贵从一。
春秋诸列女,伯姬固无匹。
自母失所天,艰贞矢永毕。
十五奉罗巾,二十罢瑶瑟。
供养代良人,甘肥机中出。
有时倚柱吟,鲁女同忧恤。
朝上君姑堂,暮入叔姑室。
姑言妇未亡,亦如儿在膝。
皇天悯苦寒,与母以白日。
年今已五旬,鬓发尚如漆。
鞠育一雏鹓,诗书去骄逸。
蟾兔在腹中,月光长盛实。
缥缈齐云阁,遥闻摸石池。
物华春已盛,人意乐无涯。
罗绮一山遍,旌旗十里随。
花棚夹归道,骁骑看星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