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端汤武,吊伐功成了。
赚尽几英雄,动不动、东征西讨。
七篇书后,强辨竟无人,他两个,至诚心,到底无分晓。
髑髅满地,天也还知道。
谁解挽银河,教净洗、乾坤是好。
山妻笑我,长夜饭牛歌,这一曲,少人听,徒自伤怀抱。
无端汤武,吊伐功成了。
赚尽几英雄,动不动、东征西讨。
七篇书后,强辨竟无人,他两个,至诚心,到底无分晓。
髑髅满地,天也还知道。
谁解挽银河,教净洗、乾坤是好。
山妻笑我,长夜饭牛歌,这一曲,少人听,徒自伤怀抱。
这首元末明初的词《蓦山溪》由谢应芳所作,以历史人物汤武开篇,表达了对战争功业背后付出代价的反思。"无端汤武,吊伐功成了",诗人指出汤武伐纣的功绩看似辉煌,但其中蕴含的无辜牺牲和无妄之灾并未得到充分考量。接下来的"赚尽几英雄,动不动、东征西讨",揭示了战争对英雄人物的诱惑与消耗。
"七篇书后,强辨竟无人,他两个,至诚心,到底无分晓",诗人批评世人对于汤武功过难以明辨,即使他们心怀至诚,也无法改变历史的模糊性。"髑髅满地,天也还知道",进一步强调战争带来的惨痛后果,连上天都为之哀怜。
词的后半部分转向个人感慨,"谁解挽银河,教净洗、乾坤是好",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希望有人能扭转乾坤,带来真正的安宁。"山妻笑我,长夜饭牛歌",诗人以家庭生活中的平凡场景反衬内心的无奈与孤独,"这一曲,少人听,徒自伤怀抱",表达了词人对世无知音、无人理解的苦闷。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历史寓言和个人情感交织,展现了作者对战争与和平的深沉思考,以及对个体在历史洪流中无力感的表达。
荼蘼初谢,又山丹开过,蔷薇零落。
二十四番花信了,清暑绿阴帘幕。
五月陂塘,熟梅风雨,病怯春衫薄。
重门静掩,客怀无奈萧索。
惆怅绿绮弦空,紫箫声断,好事翻成恶。
睡起无聊还欲睡,梦绕白云丹壑。
怨别伤离,新愁旧恨,一醉都抛却。
数声山鸟,醒来人在西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