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潞公与梅圣俞论古人有纯用平声字为诗如枯桑知天风是也而未有用侧字者翌日圣俞为诗云月出断岸口照此别舸背独且与妇饮颇胜俗客对大为潞公所赏追用其语作侧字四绝平字梅花一篇.平字梅花》
《潞公与梅圣俞论古人有纯用平声字为诗如枯桑知天风是也而未有用侧字者翌日圣俞为诗云月出断岸口照此别舸背独且与妇饮颇胜俗客对大为潞公所赏追用其语作侧字四绝平字梅花一篇.平字梅花》全文
宋 / 郑刚中   形式: 古风

江梅非凡根,先春花南枝。

玲珑皆瑶英,雕镌谁为之。

天高孤芳寒,风来幽香随。

朝暾晞霜华,兰膏涂真妃。

移之当疏帘,吟肠清相宜。

吾将谗花神,妖红徒纷披。

何如今江梅,芬芳无休时。

终愁芝兰嗔,侵渠名声衰。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平字梅花》,作者郑刚中是宋代文人。诗中以江梅为引,赞美了梅花超凡的品质和早春开放的特点。诗人形容梅花花朵精致如瑶英,仿佛出自鬼斧神工,即使在寒冷的天高风起中,其香气依然随风飘散。诗人进一步将梅花比作兰膏涂抹的真妃,意指其高洁之美。他建议将梅花置于窗帘间,让其清香宜人,更显诗人的高雅情趣。

接着,诗人批评了那些过分追求艳丽色彩的花卉,认为它们无法与江梅相比,后者芬芳不断,更具持久的魅力。最后,诗人担心自己的名声会因过于追求技巧而受损,暗示了对纯朴自然美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比喻,表达了对梅花独特气质的赞赏,以及对艺术创作中保持本真态度的思考。郑刚中的诗歌风格简洁而富有深意,体现了宋诗的韵味。

作者介绍
郑刚中

郑刚中
朝代:宋   字:亨仲   籍贯: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   生辰:1088年—1154年

郑刚中(1088年—1154年),字亨仲,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刘弟示诗一轴走笔答之

昔与伯氏吟,青铜照人发。

今又读君诗,寒冰彻人骨。

时时探古趣,往往到月窟。

清济流不休,终期至溟渤。

(0)

会胜院沃洲亭

前溪夹洲后溪阔,风吹细浪龙鳞活。

孤亭一入野气深,松上藤萝篱上葛。

葛花葛蔓无断时,女萝莫剪连古枝。

当年吾叔读书处,夜夜湿萤来复去。

(0)

令狐秘丞守彭州

前时草草别,渺漫二十年。

从宦各所适,非为道路偏。

今始一相遇,言愧少壮前。

子有万里翮,尚不飞云烟。

而复走陇蜀,欲以条教宣。

将西过危栈,叶暗闻杜鹃。

未知为郡乐,预已抱愁煎。

再来与子辞,当去复留连。

且念前期远,岁月实易迁。

(0)

书谢师厚至

尔来器尔姑,清泪滴尘几。

一闻在目言,不谓今则死。

而犹意远行,所念当至止。

秋风忽助嚎,万木欲摧毁。

(0)

希深洛中冬夕道话有怀善慧大士因探得江字韵联句

彼有上人者,妙谈心所降。

达空知不二,观行本无双。

久阻飘花席,因思响雪窗。

社中虽得远,方外自非庞。

梦幻惭他劫,风尘厌此邦。

终期亲道树,何必忆重江。

(0)

赠江宁王高士

自古江南风俗美,喜君高趣慕先贤。

药无远近宁论报,家有图书不计钱。

已住秦淮借风月,遍寻吴国旧山川。

尘缨我系未能解,每一来过驻画船。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