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溪夹洲后溪阔,风吹细浪龙鳞活。
孤亭一入野气深,松上藤萝篱上葛。
葛花葛蔓无断时,女萝莫剪连古枝。
当年吾叔读书处,夜夜湿萤来复去。
前溪夹洲后溪阔,风吹细浪龙鳞活。
孤亭一入野气深,松上藤萝篱上葛。
葛花葛蔓无断时,女萝莫剪连古枝。
当年吾叔读书处,夜夜湿萤来复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深的自然景象。首句"前溪夹洲后溪阔"展现了河流两岸的地理环境,洲渚狭窄,后溪宽阔,水流潺潺。接着的"风吹细浪龙鳞活"运用比喻,将微风吹过水面泛起的波纹比作龙鳞,生动形象。
"孤亭一入野气深"写出了沃洲亭的孤独与周围的自然气息融为一体,显得静谧而深远。"松上藤萝篱上葛"进一步描绘了亭子四周的植物,松树挺拔,藤萝攀缘,篱笆上葛藤茂盛,增添了生机。
"葛花葛蔓无断时,女萝莫剪连古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长的赞美和对历史遗迹的尊重,希望藤葛能长久地依附在古树枝上,寓意着岁月的痕迹和历史的延续。
最后两句"当年吾叔读书处,夜夜湿萤来复去"则引入了个人的情感和回忆,诗人回忆起自己的叔父在此读书的时光,夜晚萤火虫飞舞,增添了诗意的氛围,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文化的传承。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沃洲亭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自然之美和历史之韵,体现了梅尧臣诗歌的清新自然风格。
力田不逢年,识者未宜闵。
他时岁在金,百两无虚稛。
士生当自量,天道平如准。
汝兄鲁叔山,正坐不前谨。
有琴亦无弦,何心尚求轸。
客来欲颓玉,大白辄满引。
官长既屡骂,诸生亦时冁。
一口吸西江,玄哉居士蕴。
岁寒知苍松,日暮识丹槿。
梦想八九椽,森然罗玉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