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去风尘未住山,暮年幽事满荆关。
家居万户侯封内,人在西京儒侠间。
青玉案边椎髻古,黄金花下舞衣斑。
祗应便与林泉约,赊尽清娱占尽閒。
已去风尘未住山,暮年幽事满荆关。
家居万户侯封内,人在西京儒侠间。
青玉案边椎髻古,黄金花下舞衣斑。
祗应便与林泉约,赊尽清娱占尽閒。
此诗描绘了一位步入晚年,虽远离尘嚣却仍心系山林的文人形象。首句“已去风尘未住山”点明主人公已摆脱世俗的纷扰,但内心依然向往着山林的宁静。接着“暮年幽事满荆关”一句,以“荆关”代指山林,表达了主人公在晚年时对幽静生活的深深眷恋。
“家居万户侯封内,人在西京儒侠间”两句,通过对比,既展现了主人公身处繁华之中的地位,又突出了他内心对儒侠精神的追求和向往。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人物形象,也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思考。
“青玉案边椎髻古,黄金花下舞衣斑”描绘了主人公在自然中自由自在的生活场景,通过“青玉案”、“黄金花”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古朴而富有诗意的氛围,进一步展现了他对自然美的欣赏和融入。
最后,“祗应便与林泉约,赊尽清娱占尽閒”两句表达了主人公与自然的约定,以及对清闲生活的极致追求。这里,“祗应”表示只能如此,“赊尽清娱”则意味着尽情享受清雅的乐趣,“占尽閒”则强调了对闲适生活的独占和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主人公晚年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对自然、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追求,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其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与赞美。
一泓澄澈照人间,明月团团落古湾。
不向奔流随浪击,独持高洁伴云閒。
禅房夜静留清鉴,阆苑仙归坠碧环。
每到轩前心转逸,了无纤翳可相关。
白露消磨暑,丹枫点画秋。
闲吟小山赋,归思大江流。
世尽营三窟,人谁乐一丘。
篷窗有佳致,月朗政风休。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迷归路。
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镇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远水生光,遥山耸翠,霁烟深锁梧桐。
正零瀼玉露,淡荡金风。
东篱菊有黄花吐,对映水、几簇芙蓉。
重阳佳致,可堪此景,酒酽花浓。追念景物无穷。
叹少年胸襟,忒煞英雄。把黄英红萼,甚物堪同。
除非腰佩黄金印,座中拥、红粉娇容。
此时方称情怀,尽拼一饮千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