茧纸香随玉匣遗,宝书天上世难知。
狼烽几堕昆明劫,蝉翼犹传定武碑。
晓雨苔花侵捣石,秋山柿叶费临池。
东都已往谁能继,神物终烦谨护持。
茧纸香随玉匣遗,宝书天上世难知。
狼烽几堕昆明劫,蝉翼犹传定武碑。
晓雨苔花侵捣石,秋山柿叶费临池。
东都已往谁能继,神物终烦谨护持。
这首元代诗人黄镇成的《题定武兰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珍贵文物的历史画卷。首句“茧纸香随玉匣遗”,形象地展现了定武兰亭书法作品的精致与历史沉淀,仿佛能闻到那古老的纸张香气,它曾被珍藏在精美的玉匣之中。接着,“宝书天上世难知”表达了对这部稀世之书的崇高评价,暗示其价值如同天上传奇,世人鲜有得见。
“狼烽几堕昆明劫”暗指历史上的战乱时期,定武兰亭可能曾险遭毁于昆明之难,这句寓含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而“蝉翼犹传定武碑”则强调了尽管历经磨难,这份书法瑰宝仍如蝉翼般轻薄却坚韧地流传下来。
后两句“晓雨苔花侵捣石,秋山柿叶费临池”描绘了书法创作的艰辛过程,即使是在清晨的雨露和苔藓中研磨,或是秋天的山间采摘柿叶作墨,都体现出书法家的执着与敬业。最后,“东都已往谁能继,神物终烦谨护持”表达了对后世能否有人继承并妥善保护这份文化遗产的忧虑,呼吁人们珍视并守护这些神妙的艺术遗产。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赞美了定武兰亭的书法艺术,也寓含了对历史文化的敬畏和传承的呼唤。
十二年前,曾上到、绣春台顶。双脚健、不烦筇杖,透岩穿岭。老去渐消狂气习,重来依旧佳风景。想牧之、千载尚神游,空山冷。
山之下,江流永。江之外,淮山暝。望中原何处,虎狼犹梗。勾蠡规模非浅近,石苻事业真俄顷。问古今、宇宙竟如何,无人省。
一笑春无语。但园林、阴阴绿树,老红三数。
底事东风犹自妒,片片狂飞乱舞。
便燕懒、莺残初起。
芍药荼还又是,仗何人、说与司花女。
将岁月,浪如许。悠悠倦客停江渚。
寄扁舟、浮云荡月,棹烟帆雨。
留得闲言闲语在,可是卿卿记取。
待尽把、愁肠说与。
泛梗浮萍无定准,怕吴鳞、楚雁成离阻。
歌未了,恨如缕。
系酒船、夜入古江楼,浑莫辨西东。
叹从前眼底,一丁不识,四海曾空。
老去休休莫莫,谁识旧元龙。
尚解被襟去,赋大王雄。
回首演仙高处,问赤松无恙,舍子何从。
便不然学稼,犹有相牛翁。
小婆娑、东家故舍,也著侬、四下二之中。
芗州外溪风山月,鸥鹭盟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