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即事·其一》
《即事·其一》全文
宋 / 许景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关河念念问归舟,秣马翻为楚国游。

野性从来迷出处,浊醪端欲慰沉浮。

春风庭院花千片,暝色帘栊月一钩。

看尽天边归雁过,悲笳三叠下城楼。

(0)
鉴赏

这首诗《即事(其一)》由宋代诗人许景衡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自然景象的深刻感悟。

首联“关河念念问归舟,秣马翻为楚国游”,开篇便营造出一种思乡之情与行旅之苦交织的氛围。诗人站在关河之间,心中满是对归家的渴望,却不得不为了公务而远游至楚地,马匹在行进中似乎也在诉说着无奈与疲惫。这里运用了反差的手法,将内心的归心似箭与现实的身不由己巧妙结合,引人深思。

颔联“野性从来迷出处,浊醪端欲慰沉浮”,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他本是热爱自然、追求自由之人,却因种种原因不得不在尘世中沉浮,寻求心灵的慰藉。浊酒在这里成为了一种寄托,它不仅能够暂时忘却烦恼,也象征着诗人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

颈联“春风庭院花千片,暝色帘栊月一钩”,转而描绘了一幅春日庭院的美丽景象。春风轻拂,庭院中落英缤纷,一片生机盎然。然而,随着夜幕降临,月色如钩,映照在帘栊之上,又增添了几分静谧与孤寂。这一联通过对比,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生之苦的并存,让人感受到时光流转中的美好与哀愁。

尾联“看尽天边归雁过,悲笳三叠下城楼”,以归雁的南飞和悲笳的哀鸣作为收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与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归雁象征着回归与希望,而悲笳则暗示了离别与哀伤。这两者共同构成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澜,使得整首诗在宁静之中蕴含着深沉的情感力量。

综上所述,《即事(其一)》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自我内心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作者介绍
许景衡

许景衡
朝代:宋

许景衡(1072-1128),字少伊,人称横塘先生,温州瑞安白门人。生平奉公廉洁,刚直不阿,嫉恶如仇,忧国忧民,这些崇高节行一直为后人所赞赏,早在明末清初就被乡人尊崇为“瑞安四贤”之一。许景衡不仅是一代名臣和杰出的政治家,而且还是个学识渊博、精通古今的学者和诗人,是温州“元丰太学九先生”之一。著作有《横塘集》、《横山阁》、《池上》等。
猜你喜欢

满庭芳.赠洞云散人陈姑

清清净净,搜获玄玄。观天可认根源。

敷布参罗万象,日月相传。

仿效女娲手段,撮虚无、五色新鲜。

下火炼,大功成,了了无缺无圆。

得一清宁人地,无为作,自然永永绵绵。

杳杳冥冥,娠德产个胎仙。

便是本来面目,更明知、无口能言。

恁时节,有金童来报,得去朝元。

(0)

清心镜

出家儿,要决断。万种尘缘,一齐割拚。

便忘机、绝虑修仙,把性命了干。外愚痴,内光灿。

声音笑貌,有如憨汉。

乐清贫、歌舞街前,欣披席把碗。

(0)

悟黄粱.赠兴平杨先生

密密相传理最深。向水里,自生金。

个人无口解哦吟。能云步,曳云襟。

寻思今古修仙道,今如古,古如今。

古今难得遇知音。知音者,似予心。

(0)

洞中天.赠昭然子

劝公休要恋迷津。华阳巾换皂罗巾。

不为汨没尘中客,得做逍遥物外人。

修道德,固精神。虎龙蟠绕啸吟频。

汞铅自是成丹药,跨鹤腾云礼至真。

(0)

柳梢青.藏头

轮不催生灭。焰里莲开五叶。

得金花,成芝草,分无阙。

生马钰愚人,然悟家缘痛切。

劈恩山,明千古,谈心月。

(0)

报师恩.继重阳韵藏头

云言语已曾闻,下山侗再告君。

诀传来成造化,情咄去没毫分。

圭烂饮醺醺醉,卯相吞灿灿雯。

义显彰真宝录,京山上个眠云。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