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别无长夜,灯前闻曙鸦。
已行难避雪,何处合逢花?
野寺门多闭,羌楼酒不赊。
还须见边将,谁拟静尘沙。
话别无长夜,灯前闻曙鸦。
已行难避雪,何处合逢花?
野寺门多闭,羌楼酒不赊。
还须见边将,谁拟静尘沙。
此诗描绘了一种别离之际的凄凉与孤独。在夜深人静之时,灯光下听到了早晨的鸟鸣声,提醒着人们时间的流逝和即将到来的分离。"已行难避雪"则是用雪来比喻时间的不可挽回,也许是在暗示外界的艰辛与严酷,而诗人却在询问,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何处能够寻找到温暖和美好的东西(即“花”)。
"野寺门多闭"则表达了一种寂寞与荒凉之感,那些原本应该是宁静所在的乡村寺庙,如今却关闭着门扉,似乎连精神上的避风港也已经消失了。而"羌楼酒不赊"则透露出一种生活的艰难和物资的匮乏,连酒这种能带来片刻欢愉的东西都已无法获得。
最后两句"还须见边将,谁拟静尘沙"表达了对边疆战事的关切,以及对能够安抚这些动荡局势的人物的期待。这里的“边将”不仅是军事上的将领,也象征着在艰苦环境中仍能坚守职责、保持冷静的人。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事变化的描写,抒发了对友人的离别之情,以及对社会动荡与个体命运的深刻感慨。
炎月苦淫雨,抱疾坐幽居。
淖泥横隘巷,流潦溢深渠。
已绝还往迹,遂将人事疏。
时闻黄鸟鸣,交交屋东隅。
岂无斗酒酌,閒玩古人书。
兴怀在君子,夙昔同欢娱。
契谊托金兰,清德重璠玙。
跬步不可即,而况千里馀。
仰瞻白日晖,屏翳何由舒。
念离余未弭,单居子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