攒列万松青,山开孔雀屏。
岚光出膏沐,仙子示颜形。
叠石寒溪沸,凭岩古木狞。
欲将泉洗眼,小坐护龙亭。
攒列万松青,山开孔雀屏。
岚光出膏沐,仙子示颜形。
叠石寒溪沸,凭岩古木狞。
欲将泉洗眼,小坐护龙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山林景象。首句“攒列万松青”以“万松”点明了环境的幽深与繁茂,“青”字则赋予了这万松以生机与活力。接着“山开孔雀屏”一句,巧妙地运用比喻,将展开的山峦比作孔雀屏,不仅形象生动,也暗示了景色的开阔与美丽。
“岚光出膏沐,仙子示颜形”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山间的氛围,雾气(岚)在阳光照耀下仿佛是滋润万物的膏沐,而“仙子示颜形”则暗示着超凡脱俗的神秘感,仿佛有仙人在此显现其真容,增添了诗歌的奇幻色彩。
“叠石寒溪沸,凭岩古木狞”描绘了溪流与岩石之间的动态美,寒溪之水在岩石间奔腾,古木则在悬崖上挺立,展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生命力。这里的“狞”字,既描绘了古木的形态,也暗含了其生命力的顽强。
最后,“欲将泉洗眼,小坐护龙亭”表达了诗人想要亲近自然、洗涤心灵的愿望。他打算坐在名为“护龙亭”的地方,通过接触清澈的泉水来净化自己的心灵,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内心的宁静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林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诘旦行春上苑中,凭高却下大明宫。
千年执象寰瀛泰,七日为人庆赏隆。
铁凤曾鶱摇瑞雪,铜乌细转入祥风。
此时朝野欢无算,此岁云天乐未穷。
汤沐三千赋,楼台十二重。
银炉称贵幸,玉辇盛过逢。
嫔则留中馈,娥辉没下舂。
平阳百岁后,歌舞为谁容。
宾卫俨相依,横门启曙扉。
灵阴蟾兔缺,仙影凤凰飞。
一水秋难渡,三泉夜不归。
况临青女节,瑶草更前哀。
家住千门侧,亭临二水傍。
贵游开北地,宸眷幸西乡。
曳履迎中谷,鸣丝出后堂。
浦疑观万象,峰似驻三光。
草向琼筵乐,花承绣扆香。
圣情思旧重,留饮赋雕章。
抠掖调梅暇,林园种槿初。
入朝荣剑履,退食偶琴书。
地隐东岩室,天回北斗车。
旌门临窈窕,辇道属扶疏。
云罕明丹谷,霜笳彻紫虚。
水疑投石处,溪似钓璜馀。
帝泽颁卮酒,人欢颂里闾。
一承黄竹咏,长奉白茆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