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清净净,搜获玄玄。观天可认根源。
敷布参罗万象,日月相传。
仿效女娲手段,撮虚无、五色新鲜。
下火炼,大功成,了了无缺无圆。
得一清宁人地,无为作,自然永永绵绵。
杳杳冥冥,娠德产个胎仙。
便是本来面目,更明知、无口能言。
恁时节,有金童来报,得去朝元。
清清净净,搜获玄玄。观天可认根源。
敷布参罗万象,日月相传。
仿效女娲手段,撮虚无、五色新鲜。
下火炼,大功成,了了无缺无圆。
得一清宁人地,无为作,自然永永绵绵。
杳杳冥冥,娠德产个胎仙。
便是本来面目,更明知、无口能言。
恁时节,有金童来报,得去朝元。
这首元代马钰的《满庭芳·赠洞云散人陈姑》是一首表达对道教修炼和超然境界的赞美之词。开篇“清清净净,搜获玄玄”描绘了一个纯净无尘、探寻深奥真理的场景,暗示修行者内心的澄明与对道的深入探索。接着,“观天可认根源”强调观察自然以领悟生命的本源,体现了道家崇尚自然的哲学思想。
“敷布参罗万象,日月相传”象征着道法的广博和永恒流传,犹如日月星辰般照亮世间万物。接下来,诗人将自己比作女娲,运用神话中的补天造人手法,表达了通过修炼达到重塑世界、创造和谐的崇高理想。“下火炼,大功成,了了无缺无圆”象征着经过艰苦修炼,达到无缺无漏、圆满的境地。
“得一清宁人地,无为作,自然永永绵绵”描述了修炼带来的内心宁静和顺应自然的状态,这种状态是永恒且绵延不断的。最后,“杳杳冥冥,娠德产个胎仙”形象地比喻修行者孕育出道德之胎,即道的化身。“便是本来面目,更明知、无口能言”揭示了修行的最高境界——无需言语,已达至真至纯。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象征和比喻,赞美了洞云散人陈姑的修炼成就,以及追求道的无为而治、返璞归真的精神境界,体现了元代道教文化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