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满庭芳.赠洞云散人陈姑》
《满庭芳.赠洞云散人陈姑》全文
元 / 马钰   形式: 词  词牌: 满庭芳

清清净净,搜获玄玄。观天可认根源。

敷布参罗万象,日月相传。

仿效女娲手段,撮虚无、五色新鲜。

下火炼,大功成,了了无缺无圆。

得一清宁人地,无为作,自然永永绵绵。

杳杳冥冥,娠德产个胎仙。

便是本来面目,更明知、无口能言。

恁时节,有金童来报,得去朝元。

(0)
鉴赏

这首元代马钰的《满庭芳·赠洞云散人陈姑》是一首表达对道教修炼和超然境界的赞美之词。开篇“清清净净,搜获玄玄”描绘了一个纯净无尘、探寻深奥真理的场景,暗示修行者内心的澄明与对道的深入探索。接着,“观天可认根源”强调观察自然以领悟生命的本源,体现了道家崇尚自然的哲学思想。

“敷布参罗万象,日月相传”象征着道法的广博和永恒流传,犹如日月星辰般照亮世间万物。接下来,诗人将自己比作女娲,运用神话中的补天造人手法,表达了通过修炼达到重塑世界、创造和谐的崇高理想。“下火炼,大功成,了了无缺无圆”象征着经过艰苦修炼,达到无缺无漏、圆满的境地。

“得一清宁人地,无为作,自然永永绵绵”描述了修炼带来的内心宁静和顺应自然的状态,这种状态是永恒且绵延不断的。最后,“杳杳冥冥,娠德产个胎仙”形象地比喻修行者孕育出道德之胎,即道的化身。“便是本来面目,更明知、无口能言”揭示了修行的最高境界——无需言语,已达至真至纯。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象征和比喻,赞美了洞云散人陈姑的修炼成就,以及追求道的无为而治、返璞归真的精神境界,体现了元代道教文化的特点。

作者介绍
马钰

马钰
朝代:元

凤翔扶风人,徙居登州宁海,字元宝,号丹阳子。初名从义,字宜甫。海陵王贞元间进士。世宗大定中遇重阳子王哲,从其学道术,与妻孙不二同时出家。后游莱阳,入游仙宫。相传妻孙氏与钰先后仙去。赐号丹阳顺化真人、抱一无为真人、抱一无为普化真君等。
猜你喜欢

既旱得雨连日不小住·其一

旱馀得雨又伤多,尘世因饥百种魔。

便使有方能辟谷,我虽独乐奈人何。

(0)

行田间见新秧作

新秧成段见连连,风弄轻柔雨后鲜。

细出水如青缕线,平铺田似绿毛毡。

国贫民困忧无日,身远心存冀有年。

试问维鱼谁入梦,牧童三五涧头眠。

(0)

和后村唐衣二首·其一

非晋非唐落魄袍,人生行乐不知他。

可曾痴说飞霞佩,那肯吟思叠雪罗。

带眼减多癯已甚,布毛吹尽意如何。

溪邻更有笭箵伴,时整蓑衣共缉莎。

(0)

黄源岭半见梅作

古岭森森立万松,一株寒玉笑春风。

恰如钓艇桐江客,画入云台剑佩中。

(0)

澹岩·其一

嵌岩洞谷到曾多,无奈冥搜暗索何。

此处云穿风月透,短筇浑不待扪萝。

(0)

句·其五

海天腊尽冻初融。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