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乡见城郭,世路谩升沉。
寺胜增佳气,壁间馀醉吟。
僧残过客少,山好为谁深。
宁识通泉尉,独怀经济心。
道乡见城郭,世路谩升沉。
寺胜增佳气,壁间馀醉吟。
僧残过客少,山好为谁深。
宁识通泉尉,独怀经济心。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释德洪在衡山僧舍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
首句“道乡见城郭,世路谩升沉”,诗人从道乡之地望向城市,感叹世间的道路充满起伏,人生如浮萍般随波逐流,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接着,“寺胜增佳气,壁间馀醉吟”两句,诗人赞美寺庙的胜景增添了周围的祥和之气,同时在墙壁上还留有前人醉后的吟诗痕迹,既展现了历史的痕迹,也暗示了文人雅士的风流。
“僧残过客少,山好为谁深”则描绘了僧舍的宁静与荒凉,只有稀少的过客偶尔来访,山色虽美,却似乎只为诗人一人而深邃,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美的独特感受。
最后,“宁识通泉尉,独怀经济心”一句,诗人提到自己或许不被世人所知,但内心始终怀揣着经世济民的志向,表达了对自己理想抱负的坚持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社会以及个人理想的深刻思考,语言含蓄而富有哲理,是宋代文人诗作中的佳品。
明皇蠹妖孽,颠倒由禄儿。
真人奋灵武,群公任安危。
笑谈收两京,銮辂还京师。
庙社喜重安,钟簴曾不移。
词臣有元结,歌颂镌浯溪。
余生千载后,每恨不同时。
半世看墨本,长哦山谷诗。
鸣剑驰伊吾,有策噤未施。
十年客卫府,斗粟不疗饥。
君今联上閤,婉画赞筹帷。
眷简隆三宫,复始可指期。
持以为君寿,勋名书鼎彝。
明年奉汉觞,重修前殿仪。
摩挲古崖石,更纪中兴碑。
豹尾班中,谁一似、神仙冠玉。
认得是、当年唱第,斗间星宿。
万卷平生都看了,如今刬地无书读。
向云霄、去路有行堤,沙新筑。黄封酒,生朝禄。
金缕唱,生朝曲。且通宵一醉,剩裁红烛。
待做太平真宰相,黑头坐对三槐绿。
问恁时、犹有甚除书,长生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