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伦太守归里》
《送伦太守归里》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一帆寒色动边霜,万里归人向夕阳。

无意马嘶芳草白,有情雁叫菊花黄。

渊明岂为思田里,疏广何曾薄帝乡。

自是此身将隐矣,聊倾沧海濯行藏。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深沉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送别与归乡的主题,以及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首联“一帆寒色动边霜,万里归人向夕阳”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冬日送别的场景。一叶孤舟在寒冷的晨霜中缓缓前行,归人的心随着夕阳的余晖逐渐温暖起来,表达了离别虽苦,但心中有希望和温暖的情感。

颔联“无意马嘶芳草白,有情雁叫菊花黄”运用对比手法,马儿无心地在白茫茫的草地上嘶鸣,而大雁却深情地在金黄色的菊花旁啼叫。这里通过动物的不同反应,象征着人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过往的留恋,也有对未来的期待。

颈联“渊明岂为思田里,疏广何曾薄帝乡”引用了陶渊明和疏广的故事,前者向往田园生活,后者则对帝王之都怀有深厚情感。这两句诗借古喻今,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隐与仕途的思考,既赞美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自由,也肯定了对国家和理想追求的执着。

尾联“自是此身将隐矣,聊倾沧海濯行藏”则是诗人自我表白,表示自己即将归隐,愿意像洗净行囊一样洗净心灵,摆脱尘世的束缚,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整首诗在送别与归乡的背景下,融入了对自然、人生、理想的深刻思考,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过彭泽县

去家百里便言归,犹道无成白首非。

万里青天行蜀道,此心何日得无违。

(0)

舟中怀夔门亲旧八绝·其一卢运使

双峰握节国西门,直气森森老更尊。

一榻独容徐孺子,人间□尽有陈蕃。

(0)

寿太师益公·其八

庆源衮衮益光华,闻道诸孙总称家。

活却生灵千百万,阴功天报的无差。

(0)

寿秦太师·其一

北斗回春半浃辰,秦淮衮衮滟精神。

六朝旧郁兴王业,千载犹钟命世人。

便与斯文生羽翼,悬知上圣倚经纶。

形容盛德非常事,再拜寒儒请具陈。

(0)

对厅致语口号

心倾葵藿斗南边,秩秩簪绅再就筵。

方伯举杯均舜酒,外台连璧颂尧年。

望云鳌鳌跃三百,指日鹓行官九迁。

秘殿此时同广宴,宫花深处拜传宣。

(0)

天申节道场所回栏阶白语口号

濯冠沐浴意能虔,已萃缁黄介万年。

乐备八音浮喜气,香飘九陌凝祥烟。

双旌未用催茸纛,四牡何妨款著鞭。

夹道邦人方属目,试教舞袖略回旋。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