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云》
《咏云》全文
唐 / 姚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霭霭纷纷不可穷,戛笙歌处尽随龙。

来依银汉一千里,归傍巫山十二峰。

呈瑞每闻开丽色,避风仍见挂乔松。

怜君翠染双蝉鬓,镜里朝朝近玉容。

(0)
注释
霭霭纷纷:形容云雾密集。
戛笙歌处:笙歌停止的地方。
银汉:银河。
巫山十二峰:巫山的十二座著名山峰。
呈瑞:显示吉祥。
乔松:高大的松树。
翠染:绿色如染。
玉容:美丽的容颜,比喻女子的美貌。
翻译
云雾弥漫,繁多不断,无法穷尽,笙歌响起的地方,龙影跟随。
它来到银河边,跨越千里,归宿在巫山那十二座高峰之间。
每次展现吉祥之色,总是在风中避开,挂在高大的松树上。
我怜惜你,你的秀发如蝉翼般翠绿,镜子中的你每日靠近那如玉的容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迷人的云彩画面。"霭霭纷纷不可穷"一句,形容云层浓密而深远,没有尽头。"戛笙歌处尽随龙"则是说音乐和歌声似乎随着龙的身影在云中游走。这两句描绘了云的壮丽景象。

接着"来依银汉一千里,归傍巫山十二峰",诗人用宏伟的画面形容云的流动与变化,它们如同仙境中的银河一般,悠长而又神秘。巫山十二峰则是古代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云彩归依于此,增添了一份超自然的美。

"呈瑞每闻开丽色,避风仍见挂乔松"这两句,则描写了云中的瑞气,每当它们出现,就好像带来了祥瑞之物。而即便是在避风的所在,也能看到云中仿佛有松树悬挂,这些意象都极富想象力。

最后,"怜君翠染双蝉鬓,镜里朝朝近玉容"一句,诗人表达了对美丽云景的赞叹之情。这里的“翠染”形容的是如同翠绿色的装饰,而“双蝉鬓”则是古代妇女的一种发饰,意味着云彩甚至能与人的装扮相媲美。"镜里朝朝近玉容"则是说每天早上看着镜中自己的面容,都似乎与那玉一般的云景相似,这里的“玉容”既形容了诗人对云的赞美,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清洁与高雅。

整首诗通过对云彩壮观、神秘和变化无穷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作者介绍
姚合

姚合
朝代:唐   号:称“姚   籍贯:陕州硖石

姚合,陕州硖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号称“姚、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游覆釜山诸诗八首乃无量主人成果地也·其六定心桥

石壁上接浮云齐,下临不测之回溪。

道人来往浑閒事,时有惊猿落树啼。

(0)

磐石崖下泛舟·其二

群峰积翠水萦回,仙舸分明画里来。

百丈澄潭摇草树,半空磐磴见楼台。

风流赤壁谁应继,潦倒沧洲晚未回。

闻道西畴秋稼好,不妨迂叟日衔杯。

(0)

寄七弟英玉登科·其二

兹晨金马诏,复尔映蓬门。

耕读吾家业,蒐罗圣主恩。

蜚腾才岂乏,盛满戒俱存。

莫向青云上,徒惭简册言。

(0)

春思·其三

来时江草带霜华,忽往城南杏已花。

把酒对花如建业,离人何事不思家。

(0)

通泠桥

雨过崖水响,石梁袅山涧。

晴天挂一虹,溪断云不断。

(0)

砖枕

卢生枕窍中,哀乐竟何用。

我枕城砖卧,无窍亦无梦。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