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访高踪,岧峣江上峰。
遗安五经笥,寄傲一枝筇。
姓字渔翁识,茶蔬野老供。
无嗟终不遇,身后渥恩浓。
何处访高踪,岧峣江上峰。
遗安五经笥,寄傲一枝筇。
姓字渔翁识,茶蔬野老供。
无嗟终不遇,身后渥恩浓。
这首明代诗人王立道的《挽张封君》表达了对故友张封君高尚品格的追思和对其人生态度的赞赏。首句“何处访高踪”,以疑问起笔,暗示寻找张封君遗世独立的高尚足迹,表现出对其人品的仰慕。次句“岧峣江上峰”则通过描绘江上峻峭的山峰,象征张封君超凡脱俗的生活境地。
“遗安五经笥,寄傲一枝筇”进一步描绘了张封君的生活方式,他以五经为伴,生活简朴,仅凭一根竹杖寄寓傲骨,体现了其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后两句“姓字渔翁识,茶蔬野老供”则写出张封君与渔夫、农夫的亲近关系,反映出他的平民情怀和与世无争的恬淡。
最后,“无嗟终不遇,身后渥恩浓”表达了诗人对张封君虽生前未得显达但死后仍能得到人们深深怀念的感慨,认为他的精神和贡献将被后人长久铭记,体现出对故人的敬仰和对其身后之名的肯定。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对张封君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其高尚人格和淡泊名利的精神风貌,表达了诗人对亡友的深深哀悼和敬仰之情。
傍长堤、万盖绿生烟。清绝已凉天。
记壶卢入市,招人共醉,我亦能仙。
见说红情词里,旖旎又今年。
一觉閒鸥梦,虾菜亭边。
无恙钓丝何许,看城霞倒景,涧雪喷泉。
只花香四壁,风外一楼偏。
话江南、采莲双袖,唱斜阳、低映脸波妍。
吹箫感、暮潮生处,那便登船。
烟暝归鸦,月斜惊鹊,拍天水接高秋。
捧金盘一醉,更埽尽閒愁。
认湖畔、弯弯细路,再来寻笛,无数红楼。
恁衣香、吹下金风,都在帘钩。
广陵古怨,听荒凉、筝瑟谁搊。
纵粉泪销馀,莺声咽暮,淮水西流。
已是满堤衰柳,腰支瘦、尚学轻柔。
叹年年飞絮,何时才与春休。
谒岱东来,渡河南下,挂帆共数归程。
望秋山不见,莽莽隔遥青。
夕阳外、江潮远去,酒边愁阵,谁出奇兵。
渐分飞征雁,孤舟今夜芜城。
客中送客,算匆匆、时序须惊。
指宛水波长,吴淞梦近,难遣离情。
百岁几回圆月,笙歌起、和我诗声。
更清晖,天末疏星,镫傍寒生。
古帘烟雨过梅黄。又坐秋乡。
梦痕绿满西风树,未花开、先断人肠。
记向蕊宫亲折,姓名湿了天香。翠阴楼阁澹金装。
小麝吹凉。玉娘偷得潇潇谱,染吴丝、弹作清商。
一霎牵情主袖,几回消泪钿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