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悄香乾烂不收,晚汀风薄暗垂头。
勾人嫩喘红儿泪,蘸客伤心玉姊愁。
翠袖自支斜照湿,零钿从泛晓萤留。
依稀欲梦寒塘月,怕碾香魂半面羞。
粉悄香乾烂不收,晚汀风薄暗垂头。
勾人嫩喘红儿泪,蘸客伤心玉姊愁。
翠袖自支斜照湿,零钿从泛晓萤留。
依稀欲梦寒塘月,怕碾香魂半面羞。
此诗描绘了秋日荷塘的凄美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荷叶与荷花在秋风中的姿态,以及它们所引发的情感波动。
首句“粉悄香乾烂不收”,以“粉悄”形容荷叶上的露珠,仿佛是花瓣中残留的香气已干涸,无法捕捉。这句通过视觉和嗅觉的结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晚汀风薄暗垂头”则进一步描绘了荷叶在薄暮时分,微风吹拂下低垂的姿态,暗示着夜晚的来临,荷叶似乎也在为即将到来的寂静而低头。
“勾人嫩喘红儿泪,蘸客伤心玉姊愁”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荷花比作“红儿”、“玉姊”,生动地表现了荷花在秋风中的娇弱与哀愁,仿佛它们在哭泣,让人感到心痛。
“翠袖自支斜照湿,零钿从泛晓萤留”描绘了夕阳余晖下的荷叶,被露水浸湿,如同翠绿的衣袖。而清晨的萤火虫在荷叶上停留,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和生机。
最后,“依稀欲梦寒塘月,怕碾香魂半面羞”表达了诗人对荷塘月色的向往与期待,同时又担心破坏了荷叶的宁静与美丽,流露出一种既渴望又畏惧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秋荷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与哀愁,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保护之情。
兹会曷为乐,所乐在嘉宾。
素王有哲裔,蔼蔼温恭人。
南宫荫芳树,宛若杏坛春。
斯文本同家,十哲集如云。
共闻宣圣训,气义即同门。
我尝见羹墙,况接其贤孙。
圣皇重师道,俎豆临成均。
百工骏奔奏,三氏翕然臻。
御宴昭殊锡,初筵亦继陈。
幸逢五百会,文物为一新。
峥嵘起孤根,四面迥无隣。
云是文溪筑,当作李公墩。
屹立彼中流,以墩肖于人。
废兴无定主,此事亦迷沦。
万物理固然,自馀何纷纷。
瞻像绕三匝,感慨复何言。
藤萝附高木,得意干青云。
惟有夕阳鸦,江水自冬春。
松窗涵蓄澄泥影,帘栊顿收凉意。
石骨镌苔,溪腴范雪,昼锦犹生苍翠。商量位置。
费月斧云斤,百船娟媚。
坦腹安排,田田一点照心地。
霜红头白老去,向汀茫自写,肘方奇字。
枕畔琴丝,灯前笛谱,并入蟾蜍残泪。女天无计。
叹袖手人间,鼠肝虫臂。若问前身,玉皇香案吏。